
体育教学设计 课题 《双手前掷实心球》 教师 学段: 水平二 年级 四年级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依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根据水平二运动技能目标的要求,遵循体育教学原则和运动技能形成规律,从四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出发,结合“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红色教育为情景主线,体育与与德育相融合,围绕”学、练、赛”一体化开展本堂课,突出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敢于挑战自我,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对本节课进行了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内容分析 (1)双手前掷实心球的锻炼价值与育人功能 双手前掷实心球是一项力量性和动作速度相结合,以力量素质为基础,以动作速度为核心的投掷项目,四年级学生正处于发育旺盛期,是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掌握基本技术的良好时期,此时好胜心强,兴趣广泛,乐于接受挑战,但对投掷类动作接触较少,缺少对该动作的感知能力,经常参加投掷项目的锻炼,对于增强学生腰腹、肩带及上肢肌肉力量,提高上肢的爆发力,发展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提升学生参与投掷运动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敢顽强、团结协调的精神,以及自信、果断的品质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2)双手前掷实心球的纵向联系 双手前掷实心球是在一、二年级自然挥臂、自然投掷动作基础上的发展和提高。通过投掷基本动作技术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双手投掷,怎样才能获得更大的远度,体现自己的投掷能力,激发学生参与投掷项目的学练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养成敢于竞争、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意志品质,互帮互助,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投掷基本能力。 (3)本课重难点 重点:屈肘后仰、向后引伸,蹬地收腹、快速挥臂。 难点:出手时机,动作连贯,协调用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1.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进行分析 四年级该年龄段的孩子在活动中注意力分散,准确性和协调性差。动作学得快,消退的也快,所以要采取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避免枯燥的说教,并采取献礼建党百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红色教育主线,既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传播力红色教育,既训练学生的灵活协调,又培养孩子爱国主义情怀。 2.对学生知识背景、能力水平和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我所任教的四年级学生,他们在三年级已经学过了投掷沙包(或垒球)已经掌握了自然挥臂、自然投掷动作基础,但是双手前掷实心球从持球方式,双手投掷以及预备姿势、预摆、最后用力都相区别于其他投掷项目,特别是蹬地、收腹和甩臂配合协调,这是教学的重点,整个身体动力链传导开,遇到的困难出现在做动作时的肌肉代偿,只用上肢,不能全身协调用力腿部、腰腹发力不充分;出手角度过小、脱手及安全意识不强烈等情况。因此,在课上应运用不同的方法及手段进行及时的纠正及意识的增强,提高学生的动作理解及兴趣,提升投掷能力,培养竞争意识以及自信、果断的品质和安全运动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教学目标: 1、体会后仰蹬地、收腹甩臂,脚下发力经腰腹,最后通过甩臂连贯性,能够用正确方法将实心球掷向远方。 2、发展学生上、下肢及腰腹力量和投掷能力,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3、培养学生自信、果断的品质和积极进取、勇往顽强、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屈肘后仰,向后引伸,蹬地收腹,快速挥臂 难点: 出手时机,动作连贯,协调用力。 教学流程示意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达成目标 时间 开始部分 一、课堂常规要求 1、集合整队,报告人数 2、观察集合情况 3、明确任务和要求 4、加强安全教育 5、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要求:声音宏亮,突出重点 二、情景导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三、战备状态:队列队形 三面转法、左转弯—齐步走 一、队形:四列横队 ♀♀♀♀♀♀♀♀ ♀♀♀♀♀♀♀♀ ♀♀♀♀♀♀♀♀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