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 土壤 我国东北地区黑土广布,有着“一两土,二两油”的美称。下图为黑土形成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我国东北地区黑土腐殖质层逐渐变厚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成土母质②时间③生物④气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淀积层是土壤物质沉淀、积累的层次。图中黏粒淀积层的主要作用是( ) ①保持肥力②调节土温③增加透气④存蓄水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土壤成分与植被密切相关,下图示意某地不同植被状态下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深度之间的关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示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深度的增加呈减少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 A.土壤较厚 B.淋溶作用强 C.表层凋落物丰富 D.近地面湿度大 4.两种植被在30cm深度有机质含量差距大,可能原因是( ) A.植物根系深浅不同 B.岩性不同 C.水分含量不同 D.土壤颗粒度不同 为保护和恢复草场资源,内蒙古荒漠草原部分地区试点围封禁牧。研究表明,与自由放牧相比,围封禁牧显著改善了荒漠草原的植被状况与土壤的理化性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指标 自由放牧 围封3年 围封5年 土壤容重(g/cm3) 1.37 1.30 1.22 含水量(%) 17.74 18.50 19.20 有机碳(g/kg) 12.58 13.80 14.51 (注:土壤容重是单位体积土壤烘干后的物质重量,反映土壤紧实度) 5.围封禁牧后荒漠草原土壤紧实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 ①牲畜践踏减少 ②植物根系生长增加 ③地表蒸发加剧 ④水分下渗量减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围封禁牧后荒漠草原土壤有机碳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土壤有机碳分解减少 ②土壤微生物减少 ③植被凋落物积累增加 ④水蚀、风蚀减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中国南沙群岛多为珊瑚礁岛,大部分岛屿呈椭圆形,土壤发育于大小不同的礁盘上。图示意南沙群岛中多数海岛的土壤分布模式(甲、乙、丙、丁代表四种不同土壤),图示意其中甲区域土壤剖面中磷(大多来自地表的鸟粪等有机物)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与其他热带湿润地区相比,南沙群岛土壤黏粒含量普遍较低,质地较粗。这是由于南沙群岛( ) A.土壤形成和发育时间短 B.地表植被覆盖率低 C.土壤由珊瑚礁发育形成 D.地表大量鸟粪堆积 8.据图可知,此处土壤剖面中属于淀积层的是地表以下( ) A.0~10厘米处 B.30~40厘米处 C.50~60厘米处 D.80~90厘米处 9.图为学生自主绘制的土壤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示意图。形成下图所示土壤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成土因素I B.成土因素Ⅱ C.成土因素Ⅲ D.成土因素IV 10.农业生产中地膜覆盖对土壤理化性状的主要作用是( ) ①保持土壤温度 ②减少水肥流失 ③增加土壤厚度 ④改善土壤质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土壤冻融通常是高纬度及高海拔地区因季节或昼夜气温变化使得土壤温度在0℃上下波动而出现土壤冻结和融化现象。研究发现,除纬度和海拔外,土壤最大冻结深度(历年冻土深度中的最大值)和土壤冻结日数还与当地积雪覆盖厚度、植被覆盖度和腐殖质厚度等相关。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季节性冻土地区不同海拔各站点土壤最大冻结深度,其中站点③、④的自然植被分别是温带荒漠草原、温带草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推测图示四个站点中冻结日数最多的是( ) A.站点① B.站点② C.站点③ D.站点④ 12.与站点③相比,站点④土壤最大冻结深度较浅是因为( ) ①积雪时间长②积雪厚度大③植被覆盖度高④腐殖质层较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该地可能位于( ) A.伊犁河谷 B.东南丘陵 C.青藏高原 D.松嫩平原 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松嫩平原南部某地年平均降水量为427mm,集中在6-9月,年蒸发量约1600mm。该地某研究断面由沙丘、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