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伯牙鼓琴 弹 古时“四艺” 琴 《伯牙鼓琴》 学弈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兰亭序》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书戴嵩画牛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学弈》 《兰亭序》 《书戴嵩画牛》 棋 书 画 古时“四艺”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二、读顺翻译,感知琴艺 伯牙鼓琴,锺(zhōng)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shàn zāi)乎鼓琴,巍巍(wēi)乎若太山。”少(shǎo)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 shāng )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 xian),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wèi)鼓琴者。 注意 大意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翻译】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伯牙想着高山时弹琴,锺子期说:“弹得好呀,就像那巍峨的高山。” 【志】心志,情志。 【太山】泛指大山、高山。一说指东岳泰山。 【善哉】好啊。 【巍巍乎若太山】像大山一样高峻。巍巍,高大的样子。若,像。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不一会儿,伯牙又想到流水,锺子期说:“弹得好呀,就像那浩浩荡荡的流水。” 大意 【少选】一会儿,不久。 【汤汤乎若流水】像流水一样浩荡。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锺子期死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他认为世上再也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大意 【破琴】把琴摔碎。 【绝弦】扯断琴弦。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那我想既然伯牙是琴师,是著名的音乐家,在他的琴声当中,不仅仅只有这巍峨的泰山,洋洋的江河。伯牙鼓琴的时候,心里想到的是杨柳,我们可以这样赞叹“善哉乎鼓琴,依依乎若杨柳”。 善哉乎鼓琴..... 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 -- 《列子.汤问》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以为世无足复为 鼓琴者。 / / / /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杯(póu)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明 · 冯 梦 龙 警 世 名 言 《高山流水》从古至今穿越千年,有人说《高山流水》的古琴曲是伯牙所创,也有传言是后世所改写。但是今天此时此刻,在你们耳畔回响的,正是那穿越千年的流水之声。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慢慢地去感受这知音偶遇,这知音相识,这知音相赞,这知音相送时的情景。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为什么已经过去了2000多年的故事,我们还要读他呢 知识小清单 明代-冯梦龙《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根据传说,人们常常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这个成语来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借问人间愁寂寞,伯牙绝弦已无音 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尊。 锺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高山流水遇知音 高山流水觅知音 锺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 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 —孟浩然《示孟郊》 —李白《月夜听卢子顺谈琴》 —王安石《伯牙》 课文主旨 《伯牙鼓琴》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赞扬了朋友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