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53984

【新教材】湘艺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 在银色的月光下 课件+教案+素材

日期:2025-05-22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68次 大小:1148533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教案,课件,光下,银色,课时
    (课件网) 《在银色的月光下》或 第五单元 自主选择的音乐天地 第二课时 (湘教版)七年级 下 《彩云追月》 01 本课目标 02 新课导入 03 新知讲解 04 课堂拓展 05 课堂评价 06 课堂总结 本课目标 审美感知 艺术表现 文化理解 能够准确、流畅地演唱《在银色的月光下》这首歌曲,掌握歌曲的基本特点和演唱技巧以及情感表达 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感受不同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对民 族音乐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通过分段反复聆听和赏析,让学生感受歌曲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以及歌曲中不同调性带来的旋律色彩变化,提升学生音乐审美感知能力 新课导入 师生演唱新疆维吾尔族民歌《青春舞曲》 观看视频思考:这是哪个民族的民歌?新疆除了维吾尔族还有哪些民族? 新课导入 虽然塔塔尔族是中国境内人口较少的民族,但有着丰富的民间音乐。其 音乐特点鲜明,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共同探索。 歌曲赏析 播放歌曲《在银色的月光下》的音频,安静地聆听,感受歌曲的整体情绪。 思考:歌曲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出什么样的情绪? 《在银色的月光下》通过对月光、沙滩、往事、姑娘和骏马等元素的描 绘,展现了一幅静谧、忧伤而且充满思念的画面。歌曲以月光为背景,表达 了一个青年对失去爱情的悲痛以及对未来美好情感的向往。 欣赏 歌曲赏析 再次聆听歌曲,并根据音乐的特点和规律,为其划分结构。 《在银色的月光下》总共分为三部分。 欣赏 学唱歌曲 视唱歌谱,感受歌曲表现的意境。 学唱歌曲 视唱歌谱,感受歌曲表现的意境。 学唱歌曲 歌曲的开头以轻柔的钢琴伴奏开始,慢慢地引入主旋律,营造一种安静、 祥和的氛围,画面比较温暖(出示一幅暖色调画面),以回忆往事为基调,其旋律多下行的级进,显得抒情流畅,但也有些乐句以跳进或大跳为主,增强 了歌曲的情绪变化。 视唱歌谱,感受歌曲表现的意境。 对比聆听 第二段音乐色彩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色彩暗淡了许多(出示冷色调图片), 音乐情绪显得更加的悲伤、惆怅,音乐的旋律由大调转至小调,表现了年轻人失去爱人内心的痛苦。其中的第三乐句,把歌曲情绪推向高潮,表现了青年仍对姑娘抱有无限的留恋和期望。 欣赏 对比聆听 B 乐段。设问:歌曲的情绪有何不同?画面色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对比聆听 A'乐段的调性转回大调,音乐色彩变得明朗起来,表达年轻人对美好事物 的渴望。这个乐段是 A 段的再现,但是结束处与 A 段有些不同。歌曲为再现三段曲式结构,由三部分构成,为 A+B+A'的曲式结构形式。 欣赏 聆听 A '乐段,了解歌曲结构。思考:第三段的旋律与 A 乐段有何联系?与 A 段有何不同之处? 演唱歌曲 伴奏 随乐轻声跟唱歌曲,加深体验 拓展探究 本单元三首歌曲进行对比。 作业布置 “月”是文人墨客的作品中出场率比较高的一个意象。月亮一直被视为美 好、纯洁和神秘的象征,虽然作品都是用的同一个意象———月亮,但是作品 的形式、风格和表达的思想情感等方面都不相同,比如诗词方面有李白的《静夜思》,绘画方面有南宋马远的《举杯邀月图》。大家还知道哪些通过月亮表达情感的诗词、歌曲或者绘画作品呢?课后请同学们搜集与月亮有关的艺术作品,与同学交流分享。 课堂评价 分组排练并展示 师生互动点评 课堂总结 《在银色的月光下》作为一首具有民族特色的歌曲,承载着塔塔尔族的 文化记忆和情感表达。歌曲以其优美的旋律、深刻的歌词和丰富的情感表达, 跨越时空和地域的限制,被广大听众所喜爱和传唱。让音乐成为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我们的人生增添更多的色彩和意义。 本课目标 审美感知 艺术表现 文化理解 加深对切分节奏的感知与体验,感受作品中波音对作品情绪的作用, 通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