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54091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总复习:统计 教案

日期:2025-05-02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0次 大小:5367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小学,数学,人教,六年级,下总,复习
  • cover
《统计》教学简案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第15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活动,进一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2.收集统计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整理收集数据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整理所学习的统计图和统计量,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各种统计图的特点。 3.根据问题背景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数据的整理、描述和分析,有效地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分析问题,在活动中获得数据分析的亲身体验,逐步形成用数据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看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根据统计图进行比较、判断时要统一标准。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已学知识从统计图中提取信息,作出正确判断和简单预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接着来复习统计这一部分的内容。 二、统计的复习。 1.根据下面的某日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得出哪些结论? 结合此题,一方面进行条形统计图知识的复习;另一方面渗透环境保护的教育。 先让学生读图提出问题,并根据统计图得出结论,学生的问题和结论只要合理都应给予肯定。 2.看图回答问题。 (1)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平均体重有什么变化? (2)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女生在哪个年龄段平均体重增加最快? (3)平均体重的增加与年龄增长成正比例吗?试举例说明理由。 (4)从上图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本题是折线统计图的练习。 (1)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平均体重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2)在6-12岁的年龄段中,女生在11-12岁时,平均体重增加最快。 (3)在6-12岁中,平均体重虽然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但并不成正比例,学生可以从折线统计图中找到数据进行分析。如,男生6-7岁,年龄增长1岁,平均体重增加1.7 kg。11-12岁,年龄增长1岁,平均体重增加2.5 kg。增加的平均体重与增加年龄的比值不等,因此不成正比例关系。 (4)进一步引导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如学生还可以对男生平均体重和女生平均体重的增长情况进行比较,比如,6-11岁,男生的平均体重比女生大;而11-12岁,女生的平均体重超过了男生。 3.学校气象小组测得上周星期一至星期五的室外气温,并求出了平均气温。 请填出星期三的气温。 学生分析周三这一天气温与平均气温的的关系,再独立计算。 4.9个同学用同一把尺子测量了同一个物体的长度,并记录如下。(单位:cm) 你准备如何表示这个物体的长度?并与同伴交流。 学生交流两个问题: (1)为什么通一把尺子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会有不同的结果? (2)你准备如何表示这个物体的长度,为什么? 学生可能用以下方法表示: 方法1:平均数:(6.3+6.0+6.0+6.8+6.1+6.3+6.2+6.15+6.3)÷9≈6.24(cm) 方法2:出现次数最多的数:6.3 方法3:最中间的数:6.2 5.笑笑家5月支出及储蓄情况如下图。 (1)笑笑家5月的伙食费共花了800元, 笑笑家的支出及储蓄总共是多少元? (2)根据扇形统计图,把下表填写完整。 复习扇形统计图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再独立完成后汇报结果。 6.在一次实验活动中,奇思记录了一壶水加热过程中水温变化的情况,数据如下。 根据表中数据制作折线统计图。 回答下面的问题。 未加热时,水温是 ℃。 水加热到50℃时,用了 分。 加热7分时,水的温度是 ℃。 (4)加热约 分时,水温达到了90℃。 (5)烧开这壶水用了 分。 复习制作折线统计图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培养学生的画图规范。学生独立画图回答问题,集体汇报交流。 7.淘气调查了甲、乙两班各10名同学的跳远成绩,数据如下。(单位:㎝) 比较两个班10名同学的跳远成绩有什么不同。 本题这是对统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