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56039

【备考2025】高考语文二轮 专题04:名篇名句默写(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5-04-2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7次 大小:1443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名篇,解析,原卷版,默写,名句,备考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4 名篇名句默写 目 录 题型综述 1 解题攻略 1 题组情景化理解默写 1 高考练场 4 2024年北京高考语文卷古诗文默写的题型、分值、内容保持稳定。4道默写试题,紧密关联教材,重点考查经典篇目中的名言警句。题干创设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着力引领学生灵活调用积累的经典诗文,解决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的相关问题。试题有助于引导学生学会借用经典诗文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认知,并自觉地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为自身成长的精神养分。 题组 情景化理解默写 提分秘籍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尤其要注意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典例剖析 (2024 北京海淀高三一模)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要求: 书写规范 ,字迹清晰。 (1)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中 “ ”两句 ,运用互文,抒发了游子思妇的两地相思情,道出了离愁别恨的普遍性。 (2) 以梦入诗能强化诗歌的情感,如 “ 。 小轩窗 ,正梳妆 ”抒写了绵绵怀念 ,“ ,望帝春心托杜鹃 ”蕴含着淡淡哀伤。 (3)归有光《项脊轩志》中,“ 比去, ”的动作描写饱含着祖母对孙儿的关心与疼爱,“ ,往往而是 ” 的混乱场景蕴含了家族分崩离析的悲凉与作者的无奈。 (4)圆明园内曾有一座高大的木质八方亭叫 “顺木天 ”,它的名字源自柳宗元的散文名篇《种树郭橐驼传》:“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 , 。 【答案】 (1)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2)夜来幽梦忽还乡 庄生晓梦迷蝴蝶 (3)以手阖门 内外多置小门墙 (4)能顺木之天 以致其性焉尔 变式演练 (2024 北京东城高三一模)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要求:书写规范 ,字迹清晰。 (1)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在《离骚》 中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不抚壮而弃秽兮,① ?② ,来吾道夫先路! ”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认为“屈平正道直行,③ ”“推此志也 ,④ ”,给予了屈原很高的评价。 (2)“爱情 ”是《诗经》 的重要主题。 如曹操《短歌行》 中引用《诗经》青青子衿 , ⑤ ”两句, 原本是写姑娘对恋人的思念 。《静女》 中 “爱而不见 ,⑥ ”则写出了沉醉于爱情的青年男子等待 恋人时的焦灼。 (3)“ 以史为鉴 ”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 中,通过 “⑦ ,与其所以失之者 ”,得出了国家兴衰之理; 当司马光对变法进行指责时,王安石用商代的史实进行反驳:“盘庚 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⑧ ,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2024 北京西城高三一模)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要求书写规范。 (1)古人在创作中常常以景结情 ,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不知乘月几人归,  ———,相思之情,绵邈悠长;苏轼《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明月夜,  ———,凄清幽寂 ,黯然销魂; 归有光《项脊轩志》“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感慨万千,耐人寻味。 (2) 司马迁认为屈原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屈原之所以 “怨 ”是因为 “    ,  ———。 (3)诗人洛夫将杜甫《客至》 中 “   ,    ”两句改写为 “来客请进……请进这春水的妖娆荡漾/进入群鸥争食我挺喜爱的聒噪/这里风生水起 ,有冷冷的灯火和诗稿 ”。 (2024 北京石景山高三一模)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要求:书写规范,字迹清晰。(共8分) (1)孔子非常重视“诗教”。在他看来,《诗》具有“兴观群怨”的社会功能,能够“ ,远之事君, ”。 (2)岳阳楼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楼上不少楹联为人称诵。其中“水天一色,风月无边”一联据说是李白所写,而“ , ”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