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精练6 大都市的集聚与辐射作用 (分值:54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读悉尼都市圈示意图,完成1~2题。 1.下列城市中,受悉尼辐射带动作用最小的是 ( ) 帕拉玛塔市 查茨伍德 诺维斯特 罗兹市 2.与纽约都市圈相比,悉尼都市圈发展的突出限制性因素是 ( ) 矿产资源 人口素质 通信水平 经济腹地 纽约是美国东部最大的海港城市。伊利运河的开挖,主要是为了加强美国东部和中西部的交通联系,加速纽约城市发展,同时改善纽约的用水条件。伊利运河西起伊利湖出口处的布法罗,东至哈得孙河沿岸的奥尔巴尼。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纽约成为美国最大的金融中心、商业中心和文化中心。其强劲的辐射能力推动美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纽约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范围可以划分为内圈和外圈。内圈以金融保险业和化学工业为主;外圈主要聚集本地居民的医疗救助业、零售业,以及承接内圈转移的化学工业等制造业。下图是伊利运河区位略图。读图完成3~5题。 3.伊利运河的修建对纽约的影响是 ( ) 增加大气降水 缓解热岛效应 扩大经济腹地 改善市内交通 4.纽约辐射范围从内圈到外圈产业的变化,反映了纽约对周边地区的 ( ) ①辐射带动作用强 ②辐射能力随范围扩大而减弱 ③辐射范围在不断扩大 ④制造业辐射受中心城市产业升级的影响较大 ①③ ②④ ①③④ ②③④ 5.下列关于纽约的辐射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带动周边中小城市的经济发展,形成众多卫星城市 完善的交通网和发达的信息网络,促进人才、商贸、信息在全国范围内流动 使中心城区的居住、生产、服务等功能逐渐分散到周边地区 促进自然资源、人才、技术向周边地区回流 双核结构是指在某区域内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门户城市及其连线构成轴线。由此引领和推动所在区域发展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下图为沈阳—大连双核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 6.沈阳—大连双核结构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两城市 ( ) 在区位和功能上存在互补 在地域文化方面存在互补 交通便捷且空间距离较近 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相近 7.沈阳—大连双核结构有利于 ( ) ①促进大连市建成东北地区中心城市 ②促进沈阳—大连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③增强沈阳市对辽中南地区的辐射功能 ④提高沈阳和大连两城市传统工业比重 ①② ①④ ②③ ③④ 2022年12月7日,《武汉都市圈发展规划》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武汉都市圈成为国家级都市圈。武汉都市圈是以武汉市为中心,由武汉及周边100千米范围内的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天门、潜江9市构成的区域经济联合体。如图为武汉都市圈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8.武汉都市圈的范围大小主要取决于 ( ) 中心城市地理位置 周围城市数量多少 中心城市辐射能力 区域人口密度大小 9.引导武汉都市圈空间结构演变方向的有效途径是 ( ) 提高城市等级 保护周边农田 均衡扩大面积 发展轨道交通 波士顿南海港创新区占地面积约4 km2,曾经是区域工业、贸易和货物储运中心,后来其地位不断下降,20世纪末期除港口和海洋工业园区之外,大部分地区成为服务于港口的仓储区和停车场。20世纪90年代波士顿政府开始关注南海港地区的更新改造,通过改善街区空间环境,提升了建筑密度和紧凑性,2010年拉开了将其建设成为“创新区”的序幕。目前,南海港地区集聚了多家医疗保健、科技、建筑和咨询领域的龙头企业,成为全球著名的创新区。下图示意波士顿南海港创新区位置及功能区构成。据此完成10~12题。 10.20世纪90年代南海港创新区在更新改造之前的主要功能有 ( ) 休闲和旅游功能 商贸和航运功能 工业和仓储功能 行政和文教功能 11.南海港地区吸引波士顿政府关注该地区更新改造的独特区位条件是 ( ) ①毗邻中心城区 ②交通运输便利 ③港区环境优美 ④可利用空间充足 ①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