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59989

9古诗三首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同步课件+ 教学设计 +分层练习 +学习任务单+ 音频

日期:2025-04-1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23次 大小:124644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件,任务,学习,练习,分层,教学设计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9课《古诗三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分层作业 1.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万仞(rèn)山 五千仞岳(yuē) 摩(mó)天 B.遗(yí )民 蓟(jì)北 妻子(zi) C.漫卷(juǎn) 巫(wū)峡 襄(xiāng)阳 D.涕(dì)泪 满衣裳(shang) 终不还(huán) 2.给诗句中的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五千仞岳上摩天( )。 A.高楼 B.碰到天,形容极高 C.天空 (2)遗民泪尽胡尘里( )。 A.饮完 B.全,都 C.流尽 (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A.使人知道 B.知道 C.天刚亮的时候 3.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西出阳关无故人 故人西辞黄鹤楼 B.王师北定中原日 南望王师又一年 C.遗民泪尽胡尘里 孤帆远影碧空尽 D.不破楼兰终不还 万里长征人未还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三万里河”指的是 ,“五千仞岳”指的是 。这里的“三万里”和“五千仞”都是虚指,分别形容很 和很 。 2.“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多选) A.比喻 B.夸张 C.拟人 D.对偶 3.对前两句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这两句诗意境阔大深沉,对仗十分工整。 B.山本来是不动的,由于用了“摩”字,不但使人感到了山的雄伟,而且富有生气。 C.诗中极力描写河山的奇伟壮丽,是为了突出祖国的可爱,表明朝廷收复失地的决心。 D.这样的大好河山,却陷于敌手,更加使人感到无比愤慨。 4.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C 2.B C C 3.C 1.黄河 华山 长 高 2.B D 3.C 4.表达了作者对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百姓的同情和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之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语文学科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9.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课题 9.古诗三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年级 核心素养 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能说出诗句的意思,并从中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重难点 能说出诗句的意思,并从中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释题激趣,创设语境 1.课件出示古诗《示儿》。 我们来看他在临终之前留给家人的一封遗嘱,这首诗就是《示儿》,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导入新课 一首《示儿》,让我们感受到了陆游强烈的爱国之情。这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又体现了陆游什么样的心情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年过六旬的老人那悲愤而又充满希望、无奈而又充满激情的心灵。 3.了解诗人 师引导:陆游,对我们而言并不陌生的一位诗人,他是“南宋四大家”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爱国诗人。他年少的时候就立下“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愿,他写了无数的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国家那份至死不渝的爱。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作者。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中年入蜀,投身军旅。晚年退居家乡。一生笔耕不辍,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诗人”,又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合称“中兴四大诗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4.理解题目。(出示《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这个题目这么长,该怎么读呢?(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