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62512

【大单元整体教学】北师大版六下3.1《图形的旋转(一)》(教案)

日期:2025-04-04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8次 大小:110317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整体,教学,北师大,六下,图形的旋转(一)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图形运动》单元整体设计 一、单元主题解读 (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 《图形运动》单元是图形与几何第三学段“数与代数”中的重要内容。 《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提出了: 1.能在方格纸上进行简单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补全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能从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能借助方格纸设计简单图案,感受数学美,形成空间观念。 《课程标准》在“学业要求”中指出: 1.能在方格纸上描述图形的位置,能辨别和想象简单图形平移、旋转后的图形,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或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以及旋转 90°后的图形;能借助方格纸,了解图形平移、旋转的变化特征。 2.知道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补全轴对称图形,形成推理意识。 (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 主要学习认识图形的旋转以及图形运动的综合。 学生认知情况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轴对称和平移,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组织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思路如下。 二、单元目标拟定 1.通过观察、操作等在方格纸上认识图形的旋转,体会图形旋转的基本要素,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 90°。 2.通过实例观察、操作、想象,体会图形的运动过程,并尝试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运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能从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并运用它们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图案。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三、关键内容确定 (一)教学重点 1.通过实例观察,使学生发现一个简单基本图形在旋转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并能自己动手将简单的基本图形围绕一点按一定的方向旋转一定的角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审美意识。 2.了解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知道图形旋转的三要素(中心点、方向、度数)。 教学难点 1.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或旋转。 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 整合指导思想定位: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运用比例的相关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并在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积累和丰富解决问题的经验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比例知识与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综合运用多种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从具体编排来说,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基本思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借助线段认识旋转的基本要素,突破难点,帮助学生认识旋转和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 90°。 “认识简单图形的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求比较高。 2.引导学生经历“想一想、做一做、再想一想”的过程,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想象,体会图形运动的过程。 3.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图形运动的过程,尝试用一定的方式记录图形运动的过程;教科书呈现了多个由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形成复杂图形的情境,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来分析图形运动的过程,并用语言描述图形运动的过程。 五、单元课时规划 单元划分依据 □课程标准 教材章节 □知识结构 课程内容模块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单元数量 3 单元主题 单元名称 主要内容 课时 图形与几何 图形的运动 图形的旋转(一) 1 图形的旋转(一) 1 图形的运协 1 欣赏与设计 1 重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抽象 符号化 分类 集合 对应 演绎 归纳 类比 转化 数形结合 □极限 模型 □方程 □函数 □统计 分析 综合 比较 □假设 □其他 课时 学习目标 评价形式 评价标准 图形的旋转(一) 目标:初步认识旋转中心、顺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