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冀人版(2024 年)科学一年级下册 《认识动物》教学设计 课题 1 认识动物 课型 新授课 科学观念: 1. 能说出常见动物的名称。 2. 能说明常见动物的特征。 科学思维: 1.学会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方法,对不同动物的特征进行梳 理和总结,从而准确区分各类动物。 探究实践: 1.积极参与观察动物的实践活动,学会制定观察计划,明确观察目的 教学目标 方法和步骤。 2.主动提出关于动物的科学问题,并尝试通过查阅资料、实验探究等 方式解决问题,培养独立探究和动手实践能力。。 态度责任: 1. 对动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勇于探 索未知的动物世界。 2. 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认识到保护动物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 多样性的重要性,从自身做起,爱护动物。 重点:让学生清晰掌握常见动物的基本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行为特 点等。 教学重难点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动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是长期适应环境的结 果。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一、情景与问题 1.出示动物世界的图片 课堂导入 2.欣赏诗歌《花对草》 3.从诗歌中找出植物和动物。提出问题:动物都有哪些特征呢?引导 学生分享,引出课题。 二、探究与发现 活动一:给小动物画个家 (1)展示教材动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将教材中的动物图片以 PPT 形式再次展示,放大细节,引导学生从整体外形、颜色、身体结构 等方面进行细致观察。例如,观察公鸡时,引导学生注意它的鸡冠 形状、羽毛颜色和分布、爪子的样子等。 课 (2)布置任务: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动物,为它画一幅 画像。如果觉得绘画有难度,也可以贴上从家中带来的动物照片或 提前准备好的动物图片。在旁边记录下动物的名称以及自己最感兴 趣的特征。 (3)学生开始操作,教师在教室里巡视,观察学生的进展,适时 给予指导和鼓励。比如,对于绘画有创意的学生,可以表扬其独特 程 的视角;对于观察不太细致的学生,引导他们再次仔细观察动物的 细节。 活动二:认识常见动物及特征 (1)例举出常见动物总结动物特征 兔子: 长耳朵、红眼睛、嘴巴“Y”字形 熊猫: 身体胖胖、短尾巴、皮毛光滑、头和身子是白的,四肢是黑的 学 大象: 身体巨大、鼻子长长、尾巴粗 狐狸: 尖嘴大耳、长身短腿、大尾巴 (2)出示其他动物,引导学生说出动物特征 活动三:猜谜游戏 (1)教师说出精心准备的动物谜语,如“小时有尾没脚,大时有脚 没尾,游泳是强项”(青蛙);“耳朵长,尾巴短,红眼睛,白毛 习 衫,三瓣嘴儿胆子小,青菜萝卜吃个饱”(兔子);耳朵像蒲扇, 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大象)等。 (2)鼓励学生积极抢答,猜对的学生给予小贴纸、动物书签等小奖 励。每猜完一个谜语,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根据哪些特征猜出答 案的,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动物特征的认识。 活动四:实验观察 展示教材中金鱼观察记录的示例,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讲解,引导 学生可以从外形(如大小、形状、颜色、有无鳞片等)、食性(吃 什么食物)、运动方式(用什么器官运动、运动的速度和姿态等)、 特殊行为(如是否会吐泡泡)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描述。 鼓励学生借助感官或放大镜等工具观察,同时注意保护小动物,也 不要让小动物伤害到自己。 三、课堂小结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认识的动物,通过提问的方式,如“我们今 天认识了哪些动物?谁能说一说公鸡的特征?”引导学生再次回顾 动物的名称和特征。 四、拓展与延伸 给小动物报名参加运动会 - 在 PPT 上展示乌龟、兔子、狗的清晰图片,同时介绍运动会的项 目,包括爬行、跳远、跑步、游泳。 - 向学生说明任务:根据这三种动物的运动特点,为它们在运动会中 报名合适的项目,并说明理由。例如,引导学生思考乌龟的爬行速 度较慢但耐力较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