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导入 古语有云“一夫敌百万之师”,刘伯温也说过:“凡用兵之道,以计为首”,而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无数这样的人物:轻摇羽扇的孔明、运筹帷幄的张良,他们的大智大勇让人赞叹。 今天我们也要认识这样一个智勇双全之人,让我们一起走进《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左传》 本文节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__史书著作,相传为鲁国史官_____ 所作,原名_____。 《左传》 《春秋左氏传》 编年体 左丘明 《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合称为“春秋三传”。 比较 《春秋》与《左传》 《春秋》是孔子据鲁国史书《鲁春秋》修订的,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近240多年的历史。 “春秋”在古代表示一年四季,而史书记载的正是一年四季中各诸侯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因此取名为《春秋》。 比较 《春秋》与《左传》 由于《春秋》的记事过于简略,后人不易理解,所以诠释之作也相继出现,对书中的记载进行解释和说明。较为有名的是被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 《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写人简而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三十年春王正月。夏,狄侵齊。秋,衛殺其大夫元咺及公子瑕。衛侯鄭歸於衛。晉人、秦人圍鄭。介人侵蕭。冬,天王使宰周公來聘。公子遂如京師。遂如晉。 读文正音 读文正音 秦军氾南 夫晋,何厌之有 无能为也矣 失其所与,不知 共其乏困 秦伯说与郑人盟 若不阙秦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夜缒而出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 wéi fú gōng yuè fú fán zhuì quē zhì qǐ páng 春秋时期形势图 “以其无礼于晋”:晋献公年迈昏庸,宠幸骊姬和庶子奚齐,疏远申生(太子)、夷吾(次子)、重耳。太子被骊姬陷害后自杀,重耳和夷吾纷纷出逃外国(骊姬之乱)。其中,晋文公(重耳) 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文公不以礼接待。 “且贰于楚”: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楚国战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向晋文公请罪求和。甚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践土之盟)。但是,最终也没能完全消除隔阂。 写作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 同一个战队: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 秦晋之好:秦晋两国不止一代互相婚嫁,形成结盟。例如秦穆公把同宗的五个女子嫁给晋文公重耳(女婿)。 争霸: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 写作背景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楚国呢? 秦立晋君、反遭背叛:(公元前651年)这一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奚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回国,重耳不就。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次子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焦、瑕)予秦。于是秦穆公出兵护送夷吾回国,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秦国并未留下军队保护,晋惠公即位之后,马上就翻脸不认秦穆公了,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而食言。 后来,秦国发生饥荒,晋惠公不仅不相助,反而乘机攻打秦国,但是却反被擒。 写作背景 晋、秦关系有微妙之处。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