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2课《清贫》 分层作业 1.下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被俘(fǔ) 筹集(chóu) 矜持(jīn) B.金镯(zhuó) 企望(qí) 汗褂(guà) C.裤裆(dānɡ) 凶恶(è) 深山坞(wù) D.奢侈(chǐ) 恐吓(xià) 缝上(féng) 2.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挥霍浪费钱财,过分追求享受) B.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牙齿冷得受不住) C.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庄重严谨,丝毫也不马虎) D.他用凶恶的眼光盯着我,威吓地吼着。(用威势来吓唬) 3.“哼!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我微笑着,淡淡地说。 这几句话是对方志敏的_____和_____描写。面对敌人的威胁,方志敏毫不害怕,面带“微笑”,“淡淡”地说话,表现了方志敏内心的_____。 4.选择下列句子所用的描写方法。(填序号) A.神态描写 B.动作描写 C.心理描写 D.语言描写 (1)“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去!”兵士说道。( ) (2)沃克医生的验上浮出慈祥的神情。( ) (3)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几酸酸的,有点几凄凉。( ) 5.下列对课文题目“清贫”的理解正确的有( )(多选)。 A.作者以“清贫”为题目,写出了自己贫穷的原因是不够勤劳。 B.以“清贫”为题,赞美了共产党人恪守清贫的美德和坚定的革命信念。 C.“清贫”是文章的写作线索。作者开头写矜持不苟、舍己为公是共产党人的美德,然后具体列举了自己关于清贫的事例,最后以议论作结,阐明“清贫"的含义。 D.以“清贫”为题,说明共产党人参加革命不需要钱财的支持。 【参考答案】 1.C 2.B 3. 语言 神态 从容淡定 4. D A C 5.B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语文学科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12.清贫教学设计 课题 12.清贫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年级 核心素养 目标 1.会认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吓”。 2.默读课文,体会方志敏的品质,能说出自己对“清贫”的理解。 3.进一步体会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神 态描写刻画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重难点 能结合课文内容体会方志敏的品质,说出自己对“清贫”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激发兴趣 1.激趣:我国现代诗人郭沫若给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写了一首诗。 千秋青史永留红,百代难忘正学功。 纵使血痕终化碧,弋阳依旧万株枫。 师引导:这首诗高度赞扬了为革命事业付出艰苦努力的方志敏,也写出了方志敏精神对后人的影响。那么方志敏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又有哪些值得后人称道的品质呢?对于方志敏,大家了解多少呢?(先让学生自由谈,再课件出示方志敏的简介资料) 人物简介: 方志敏(1899—1935),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江西弋阳人。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1月在江西怀玉山遭国民党包围,在玉山陇首村被俘。面对严刑和诱降,正气凛然、坚贞不屈。8月6日在南昌英勇就义。在敌人的监狱里,方志敏用敌人让他写“供词”的纸笔,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写下传世之作《清贫》《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等。 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有的人庸庸碌碌,有的人充实幸福,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不同。无私奉献、舍己为公、恪尽职守,这些都是生命中最闪光的亮点,也是一个人应该具有的品质。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感受一下革命烈士方志敏的人生观,一起来学习第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