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67824

期中素养评估 (第一至第三章) (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04-07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4次 大小:15043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师,七年级,教版,地理,学年,2024-2025
    期中素养评估(第一至第三章) (40分钟 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每年10—11月,北京市延庆区的野鸭湖湿地公园进入最佳观鸟期。10月30日,家住丰台区的小军前往该公园游览观鸟。下图为野鸭湖湿地公园示意图及公园内的指示牌。读图,完成1、2题。 1.公园中 (C) A.芦苇荡位于公园东北角 B.望湖楼在亲水木栈道的正西方向 C.湿地百草园离南门最近 D.若观鸟亭到鹭飞台图上距离为2cm,则两地直线距离约1 600米 2.指示牌位于图中的 (A)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地理课上,同学们用地球仪和灯泡演示地球的运动。如图为地球运动过程演示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3.地球仪 (D) A.反映地球真实大小 B.表明地球形状是圆形 C.最长的经线是赤道 D.地轴与纬线相互垂直 4.演示地球运动时 (A) A.面对地球仪,从左向右拨动地球仪使其绕地轴转动,演示地球的自转 B.在水平的桌面上移动地球仪使其围绕灯泡转动,演示地球的自转 C.按甲→乙→丙→丁的顺序沿着桌面移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 D.按甲→丁→丙→乙的顺序沿着桌面移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 5.地球 (B) A.自转形成四季变化 B.自转导致时间差异 C.公转产生昼夜现象 D.自转产生昼夜长短变化   2023年11月23日18时00分04秒,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及远征三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2023年11月30日上午,“逐梦寰宇问苍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展”开幕式在香港科学馆举行。读图完成6、7题。 6.读图,可以确定西昌的坐标大致是 (C) A.(102°W,28°N) B.(102°W,28°S) C.(102°E,28°N) D.(102°E,28°S) 7.从图中可知香港大致位于西昌的  方向 (B) A.西南 B.东南 C.西北 D.东北   2023年12月30日上午,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携手远征一号S上面级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完成了2023年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任务的“收官之战”。下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二分二至”,读图完成8、9题。 8.火箭发射时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 (D) A.甲到乙之间 B.乙到丙之间 C.丙到丁之间 D.丁到甲之间 9.此日,北京昼夜情况是 (A) A.昼短夜长,昼将越来越长 B.昼短夜长,昼将越来越短 C.昼长夜短,昼将越来越长 D.昼长夜短,昼将越来越短   香山红叶,闻名中外,为西山风景区中的一大奇观,也是“燕京八景”之一。如图是香山局部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10~12题。 10.图中区域的地势特征和东部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B) A.西南高东北低、山地 B.西高东低、平原 C.东高西低、平原 D.西低东低、山谷 11.若东门与北门的图上距离约2厘米,那么两地的实地距离是    米 (A) A.800 B.400 C.8 000 D.4 000 12.几条登山线路①②③及索道,欣赏红叶的最佳行进方式及原因是 (C) A.沿①线路 河谷地带,风景优美 B.沿②线路 坡度较陡,距离最短 C.沿③线路 坡度较缓,红叶观赏点多 D.乘坐索道 沿山谷前行,视野开阔   人类从未终止过对海陆变迁奥秘的探索。央视新闻2023年10月12日报道,我国在青藏高原科考活动中有重大发现———距今2.2亿年的三叠纪晚期地层中找到了鲨鱼化石,被认为具有重大的科考和生物学演变研究方面的意义。图1为青藏高原地形示意图,图2为鲨鱼化石图。回答13~15题。 13.下列叙述中,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D) A.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B.南极大陆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煤 C.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 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14.科研人员在青藏高原发现鲨鱼化石,说明 (B) A.鲨鱼曾经生活在陆地 B.青藏高原曾经是一片海洋 C.填海造陆形成该高原 D.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 15.能够描述青藏高原出现鲨鱼化石的词语是 (C) A.精卫填海 B.沧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