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247129

2015-2016学年度高三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课件(共121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5次 大小:140394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15-2016,PPT,121张,课件,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唐诗宋词选读
  • cover
课件121张PPT。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教学目标1.感悟盛唐诗歌“声律风骨兼备”的特点及其阔大雄浑、豪迈恢宏的艺术境界。? 2.初步熟悉王维、孟浩然和高逋、岑参的生平事迹及其诗歌的主要特征。? 3.初步了解盛唐边塞诗派和山水田园诗派的风格差异。盛唐诗简介 经过初唐诗人的开拓创新,唐诗迎来了它的全盛时代。高昂雄浑、阔大恢弘的盛唐之音成为诗歌的主流。唐人殷藩《河岳英灵集序》称:唐诗自此“声律风骨始备矣”。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高适、岑参的边塞诗,开拓了唐诗题材。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沉郁顿挫的杜甫诗,形成了唐诗的巅峰。他们的诗歌充满了蓬勃的朝气,青春的旋律,生动的形象,丰富的想像,闪耀着诗意人生的光辉。盛唐诗的总体特征 盛唐诗歌就时间上来说,是指开元、天宝至大历初年的诗歌。就诗歌特征来说,主要是指盛唐诗人所创作的具有昂扬雄浑、阔大恢宏的盛唐气象的诗歌。 ? 盛唐诗歌的声律完备主要是指律诗体裁的成熟和普及,诗人们已经能娴熟地使用这一体裁表情达意并且将它发挥到了极致(杜甫是典型代表)。古体与律诗的截然划分,以及歌行与绝句的兴盛,都是盛唐诗歌达到高潮的标志。 盛唐诗风骨: ①诗人能对时代和人生进行积极的思考; ②诗人在追求建功立业的道路上显示了强烈的自信与铮铮傲骨; ③崇尚独立人格与高洁品质,他们追求功名少的是庸俗,多的是理想。由四首诗的标题可以分别推断出哪些内容?1、《望月怀远》标题表明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先望月后怀远。明确了诗歌的主要意象“月”。推断出诗歌的主旨:思念远方的亲人。2、《与诸子登岘山》推断诗歌的基本内容:借登山抒发感情。再结合与岘山有关的历史人物羊祜,判断这是一首吊古伤今诗。3、《?山居秋暝》判断诗的类型:山水田园诗。明确诗的主要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推断诗的基本内容:写秋天山野傍晚的景色。4、《燕歌行》燕:今河北省一带地区,这里泛指东北边塞。《燕歌行》是乐府旧题,歌行是一种诗歌体。判断诗的类型:边塞诗。望月怀远张九龄作者简介张九龄(678—740),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唐中宗景龙初中进士,玄宗朝策试高第,位至宰相。在位直言敢谏,举贤任能,为一代名相。曾预言安禄山狼子野心,宜早诛灭,未被采纳。他守正不阿,为奸臣李林甫所害,被贬为荆州长史。开元末年,告假南归,卒于曲江私第,谥号文献。他七岁能文,终以诗名。其诗由雅淡清丽,转趋朴素遒劲,运用比兴,寄托讽谕,对初唐诗风的转变,起了推动的作用。后人评论唐诗的转变,多以陈、张并称,“独能超出一格,为李、杜开先”。 体会诗歌雄浑阔大的意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乃千古名句,好在哪里?“生”字好在哪里? ????“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 ? “生”写出明月从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富有动感。 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这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问题1:诗歌首联与题目有何联系?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描摹的画面,并将句中“生”字,同张若虚“海上明月同潮生”诗句中的“生”字进行比较,说明它的妙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二句,出句写景,对句由景入情。诗人用朴实而自然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画面:一轮皓月从东海那边冉冉升起,展现出一派无限广阔壮丽的动人景象。正因明月深奥莫窥,遥远难测,就自然而然地勾起了诗中人的不尽思念。 他设想,遥隔天涯的远人.此时可能也在对月相思吧。诗中人不说自己望月思念对方,而是设想对方在望月思念自己。构思奇巧,含蕴有致,生动地反衬出诗寄托的深远。诗着一“生”字,极为生动,这同张若虚“海上明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