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71440

第七单元《红楼梦》整本书阅读 课件(共45张PPT)

日期:2025-04-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2次 大小:1514715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七,单元,红楼梦,本书,阅读,课件
  • cover
(课件网) 曹雪芹 红 梦 回 眸 百 味 生 人 今 看 不 朽 楼 红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通读课 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了解作者曹雪芹以及创作背景,梳理小说情节,理清人物关系。 思维发展与提升: 提高阅读分析能力,学习积累名著阅读的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 理解《红楼梦》主题,感受其中的思想意蕴。。 文化传承与理解: 领悟在当代语境下阅读《红楼梦》的价值,感受《红楼梦》的永恒魅力。 导入:不朽的红楼 题石头记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红楼梦》开篇处的这首诗,既是作者对知音的期待,也是对每一个读者的诱惑。沉下心来阅读《红楼梦》,走进这部伟大作品的艺术世界,你一定会不虚此行。让我们开启红楼之旅,品读人生百味吧! 任务情境 学习活动 走进曹雪芹,看传奇人生 壹 走进红楼,畅谈主题 贰 探究价值,不朽红楼 伍 把握前五回,悟纲领作用 叁 破解玄机,深解其味 肆 曹雪芹的传奇人生 曹雪芹(约1715年—约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 。曾祖父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康熙帝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康熙宠信。 雍正六年(1728年),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经历了生活中的重大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 曹雪芹的传奇人生 曹雪芹一生经历了曹家由盛而衰的过程,他也由贵公子跌落为“寒士”。这种巨大的生活变化让他对人生有一番痛苦而深刻的回忆,从而产生思想上的矛盾:一方面,少年时代贵族家庭生活在他身上留下的烙印,使他对本阶级怀有温情的眷念,思想上带有空幻的色彩;另一方面,社会的腐败,统治阶级的丑恶,使他对本阶级的面目有了认识,性格上具有叛逆的特征。这些都为他写出《红楼梦》这部伟大的作品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哭成此书” 读曹雪芹自己的身世命运,就是在读一部鲜活的《红楼梦》。 社会的发展变迁、家庭的巨大变故使曹雪芹对社会、对人生都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他无力改变现实,只能将心中郁结全部倾注到创作之中。《红楼梦》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了。 曹雪芹与贾宝玉 当此时,则自欲将已往所赖,上赖天恩,下承祖德,锦衣纨绔之时, 飫yù甘厌肥之日,背父母教育之恩,负师兄规训之德,已致今日一事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普天下人。 ———(《红楼梦》第一回之凡例)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西江月·批宝玉二首》)(《红楼梦》第三回) 作品简介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又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金玉缘》、《还泪记》。 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 内容梗概 《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着重叙述了贾家荣、宁两府逐渐衰败的过程。 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象和各种矛盾,揭露了封建官僚地主家庭的荒淫腐败、虚伪欺诈及其各种罪恶活动,歌颂了贾宝玉、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