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73216

【名师教案】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三下语文 习作二 看图画 写一写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2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2次 大小:1720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语文,三下,一写,图画,习作,第二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习作:看图画,写一写 课题 看图画,写作文 课型 习作 授课时间 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看懂画面内容,并把画面的意思写清楚。2.把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3.学会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 观察画面,合理想象,真实表达感受。 教学难点 透过人物外表想象内心,将画面内容写具体。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分钟 一、谈话引入,激趣写作1.引:同学们,你们都喜欢放风筝吗?你能给大家说说放风筝的过程吗?学生代表发言。2.指名说放风筝带来的乐趣。导:你这么喜欢放风筝,能说说放风筝的乐趣在哪里呢?(注:指名二至三人自由表达。)3.教师小结并过渡:是啊,放风筝是我们大家都热爱的运动,这不,你看看,有这么多人在广场上放风筝呢!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展示图片,说说放风筝的过程,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写话的学习中。】 新课教学( )分钟 二、观察图画,引导想象。1.多媒体出示课本图片。2.初步感知图片内容:你看到了些什么?(注:指名两三位同学自由表达,只要是画面的内容即可,不必作指导,旨在让学生初步感知内容。)3.观察画面引导:刚才的同学说的都没错,都是我们能看到的。但是如果我们就这样将你们说的内容全部写在作文本上,就是一篇好的作文了吗?(注:生一定回答不是)看来,看图作文,不仅仅只是罗列画面的事物,我们还得将看到的人或物按照一定的顺序经过我们的语言加工,运用我们的想象,将静态的画面展现成一段有声有色的电影,写成令人身临其境的文章,那才是看图作文。4.指导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1)引:我们作看图作文首先要观察图画,观察图画要有一定的顺序,你知道观察图画可以用哪些顺序呢?(由远到近、由近到远、由整体到局部、由主体到细节等)(板书:按一定顺序)(2)再看图画,按顺序观察图画。引:我们这幅图可以采用什么顺序呢?你试着用这样的顺序说一说画面的你看到的内容,要求学生连起来说是一件什么事情。(注:这里指导学生可以采用由近处到远处、由主体到细节的顺序初步描述:这幅画展现的是两个同学一起在广场上合作放风筝,他们两个放的是燕子风筝,一人放线,一人拿着风筝,正准备放呢!旁边有一位小女孩拿着蝴蝶风筝。远处,还有一家三口也在放风筝,天上还有好多好多的风筝。) 5.想象画面,将画面由静变动。(1)过渡:刚才同学观察得很仔细,你们都知道了画面的内容了。但这是不够的,如果我们能将这幅画动起来,如电影一样,精彩纷呈,那该多好!要将它动起来,就得靠我们的一项本领,那就是———想象。(2)推想放风筝的过程。a、引:其实,我们从画面中根本听不到他们在说什么,但我们却分明能看到他们在做什么,你能听到吗?(让学生想象)教师提示:画面上虽然看不清,但我们可以通过想象,只要你说出了放风筝过程,不就说明放风筝的乐趣了吗?请小组合作,想象他们是怎样放的,这里的指一些精彩动作。b、方法小结:你看,通过我们的想象,将静止的画面变得如此的生动,我们靠的就是想象,靠的就是我们的动作描写。 6.人物描写。(1)过渡:看图作文的想象是靠画面的人或事为基础的,让我们带着想象的思维,再来看看画面上的人物吧。他们可能说些什么呢?(2)指导写出放风筝人的的动作、神态、语言。(板书:动作、神态、语言描写) a、请学生描述运动员。(注:如果学生说不出来,可以提示:放风筝的人动作是什么?表情怎样?他可能在想什么?说什么?) (3)学生运用方法描述观众。a、引:刚才我们运用了动作、神态、心理的描写方法,透过人物的外表,体会到人物的内心。下面你试着用这样的方法来说一说场外的观众们,同桌交流。b、全班交流。c、方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