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76094

2.4《多种多样的动物》课件(23张PPT)+教案+素材

日期:2025-04-04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26次 大小:1183851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多种多样的动物,课件,23张,PPT,教案,素材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小学科学 教科版●x年级科学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在学生学习了植物世界的遗传与变异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到动物世界,通过观察和比较动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引导学生理解动物世界中遗传和变异现象的普遍性,以及这些现象对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动物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但对遗传和变异在动物中的表现及其意义可能理解不深。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拓展对动物多样性的认识,并培养观察、比较和分析的能力。 核心素养分析 科学观念:理解动物世界中遗传和变异现象的普遍性及其对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科学思维:运用观察、比较和推理的方法,分析动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探究实践:通过观察、记录和讨论,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态度责任:尊重科学事实,培养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动物世界中遗传和变异现象的普遍性及其对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教学难点 如何观察和比较动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以及理解这些异同背后的遗传和变异机制。 教具准备 动物亲代与后代的图片或视频资料、活动手册、动物分类表、观察日记模板。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回顾植物世界的遗传与变异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动物世界中是否存在类似的现象。 学生活动:思考并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本课主题。 二、讲授新课 (一)聚焦 教师活动:明确本课学习目标,即理解动物世界中遗传和变异现象的普遍性及其对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明确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明确学习方向,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探索 1. 比较动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 教师活动:展示狗妈妈和小狗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它们的毛色、花纹等特征的异同。 学生活动:观察、比较并记录观察结果,讨论哪些特征被遗传,哪些发生了变异。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活动,培养观察、比较和分析能力,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2. 小组交流其他动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其他动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并分享,互相学习。 设计意图:拓展知识面,加深对遗传和变异现象的理解。 3. 给各类动物增添新成员 教师活动:提供动物分类表,引导学生根据分类标准为各类动物添加新成员。 学生活动:观察分类表,思考并添加新成员,理解动物多样性的概念。 设计意图:培养分类思维,加深对动物多样性的认识。 (三)研讨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讨论“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和“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分别描述的是什么现象,并分享自己知道的动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学生活动:讨论并回答问题,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设计意图:加深对遗传和变异现象的理解,培养表达能力和分享精神。 (四)拓展 教师活动:布置观察任务,选择一种动物,观察并记录动物宝宝与它们的妈妈或爸爸在形态特征、行为方式、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异同。 学生活动:选择动物进行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撰写观察日记。 设计意图:培养观察能力和记录习惯,加深对动物遗传和变异现象的理解。 三、课堂练习 提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本课所学内容。 四、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强调动物世界中遗传和变异现象的普遍性及其对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学生活动:回顾本课所学,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 板书设计 多种多样的动物 一、聚焦:动物世界的遗传与变异现象 二、探索: 1. 比较动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 2. 交流其他动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3. 给各类动物增添新成员 三、研讨: 1. 理解俗语中的遗传与变异现象 2. 分享动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