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一中教研联盟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质量检测 思想政治(B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8页,第Ⅱ卷第9页至第12页。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生活在滇西翁丁村的佤族人民至今还保留着直过民族的传统习俗———护寨节。每年农历6月,全寨劳动力要到山上找茅草拧成绳绕寨一圈并杀一只母猪每户分一块肉,召毕召寀念经祭寨神和家神,祈求全寨平安。在以前的社会中形成这种原始习俗的根本原因是( ) A. 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 B. 人们平等互助,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C. 氏族长老靠个人威望组织节日活动 D. 劳动产品丰富,人人都可参与分配 2. 某班学习小组围绕“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相关内容展开讨论,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①甲同学:奴隶主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收取奴隶地租 ②乙同学:在奴隶主眼里,奴隶只是一种“会说话的工具” ③丙同学: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只有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④丁同学:奴隶有少部分的生产资料,能比较自主的劳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3. 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是( ) A. 耕种技术进步 B. 铁制农具的运用 C. 收取地租 D. 封建土地所有制 4. 漫画《自欺欺人》中的现象发生的原因是( ) ①社会生产的商品绝对过剩 ②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 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 ④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全部价值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5. 1883年3月,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发表讲话指出,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但他作出的两大发现具有重大意义,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石。这两大发现是( ) ①《共产党宣言》 ②空想社会主义 ③唯物史观 ④剩余价值学说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的《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震动了世界。《共产党宣言》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宝库,值得我们反复学习、深入研究,不断从中汲取思想营养。《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 ) A. 建立了无产阶级政党 B.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C. 实现了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D. 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7. 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为了改变当时的状况,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中国人民的( ) A. 主要矛盾 B. 基本国情 C. 历史任务 D. 基本国策 8.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主要体现在( ) ①由无产阶级领导 ②由资产阶级领导 ③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④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9. 1949年,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却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标志性的年份。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历经28年浴血奋战后,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成立( ) ①使中国人民从此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③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0.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总结中国共产党18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