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76809

第7课第二框课件《全面依法治国的意义与总目标》(共48张PPT+5个内嵌视频)中职思想政治高教版(2023)职业道德与法治

日期:2025-04-04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课件 查看:76次 大小:1436395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内嵌,职业道德,2023,高教,思想政治,中职
  • cover
(课件网) 教学课件 基础模块 职业道德与法治 第三单元 增强法治意识 第7课 第二框 全面依法治国的意义与总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全面依法治国的意义 1. 启思导行 4. 课堂总结 3.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2. 法治中国 1.全面依法治国的意义 播放视频: 《传薪者 法史人生 张晋藩》 教师可自行上网搜索相关视频 【阅读与思考】 “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的范畴;而“法治”是依照法律治理的简称,是一种治国原则和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要实行法治,必须具备完备的法制;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首次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18年,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修改宪法,将宪法序言中的“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改为“健全社会主义法治”。 【设置问题】 结合教材第67页“阅读与思考”,谈一谈对“法治” 的理解。 【归纳总结】 “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的范畴;而“法治”是依照法律治理的简称,是一种治国原则和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要实行法治,必须具备完备的法制;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 什么是 全面依法治国?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 ———习近平 【设置问题】 如何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全面”? 【 归纳总结】 全面依法治国的定义+重要性 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 ———习近平 【设置问题】 结合教材,谈谈你对全面依法治国意义的理解。 1978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发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号召。改革开放初期法制建设的重心是加快立法,做到有法可依。 1997年 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999年 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宪法中增加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010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表明中国已在根本上实现从无法可依到有法可依的历史性转变。 2014年 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2018年 现行宪法第五次修改将原序言中的“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修改为“健全社会主义法治”。 2012年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017年 党的十九大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从“依法治国”到“全面依法治国” 【 归纳总结】 全面依法治国的意义 全面依法治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什么时候重视法治、法治昌明,什么时候就国泰民安;什么时候忽视法治、法治松弛,什么时候就国乱民怨。要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就必须把全面依法治国坚持好、贯彻好、落实好。 4·14聊城于欢案 4·14聊城于欢案是指2016年4月14日14时,发生在山东省聊城冠县的刑事案件。 2016年4月14日,由社会闲散人员组成的10多人催债队伍多次骚扰女企业家苏银霞的工厂,辱骂、殴打苏银霞。 苏银霞的儿子于欢目睹其母受辱,从工厂接待室的桌子上摸到一把水果刀乱捅,致使杜志浩等四名催债人员被捅伤。其中,杜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