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77488

九下15无言之美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1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4次 大小:460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九下,无言,之美,教学设计
  • cover
九下15无言之美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无言之美》是九下第四单元中的一篇美学论文,与《山水画的意境》《驱遣我们的想象》构成美学思辨群文。文章先引出论题,再提出问题,然后运用多领域事例论证观点,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了中国古典美学“含蓄为美”的核心观点。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掌握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基本方法,知晓古诗词“意象留白”,但对“言不尽意”的哲学内涵理解存在难度。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文中的“提示词”能充分凸显文章的层次。旁批也能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文章内容。基于此,本文的学习可设置两个环节,一个是圈画提示词,结合旁批,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另一个是分析文章的事例,理解文章的观点,并能补充实例论证,从而深入理解作者的观点。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该论文语言严谨摊率的特点,学习文中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语言运用:学习文章举例论证的方法,读懂议论文,理解议论文。 思维能力:把握作者行文思路,认识艺术中的无言之美。 审美创造:认识艺术中的无言之美,理解本文中的美学意义,培养良好的审美素养。 教学重难点: 梳理文章的结构, 跳读课文,分析文章的事例,理解文章的观点。 教学过程: 一、悬念导入———解码"静默表情包" 1.展示三组表情包:①文字版(直接写"生气") ②卡通版(炸毛图片) ③留白版(黑屏+省略号)提问:哪个最传神? 2.引出课题,简介作者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安徽桐城人。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 二、自读闯关———绘制“论证密码本” 活动1:学生阅读课文,圈画提示词,结合旁批,梳理文章的结构。 预设: (1)旁批①引出话题“无言”。 (2)旁批②提出问题。 (3)从提示词“先从事实下手研究”“譬如”“文学作品也是这样”“在音乐里面,我们也有这种感想”“也可以拿来说明无言之美”可知分析问题(举例论证),文章从美术画画、文学作品、音乐、雕刻等多领域事例论证观点。 (4)从提示词“以上是”“归纳”“公例”得出文章总结论点。 活动2:问题解谜 1.请阅读表达言与意关系和区别的语段,用一句话概括言和意的关系。 预设: 言能达意,但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传的。以言达意,只能得其近似,不能完全相等。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变化的,无行踪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 一句话概括言与意的关系,即“言不尽意”。 2.作者为什么举这么多例子?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作用。 预设: 以图画选择之美证明了无言之美; 以文学作品的含蓄之美凸显无言之美; 从音乐中的“无声胜有声”论证无言之美; 从雕刻艺术的低眉含蓄不流露来论述无言之美。 作用:用不同艺术领域案例(诗→画→乐→塑)证明"无言之美"是共性规律。 3.由具体的事例作者得出了怎样的观点? 预设: 总结:“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这就是无言之美。 三:跨界策展———打造“青春美学馆”(10分钟) 1.活动:每组抽取任务(含艺术领域与补充要求),为课文补充现代案例。 组别 任务卡示例 补充案例建议 文学组 找出现代歌词中的“留白” 周杰伦《青花瓷》“天青色等烟雨” 影视组 分析电影静默镜头的感染力 《流浪地球》刘培强凝视地球 网络组 解码短视频“神转折”的留白技巧 抖音博主@朱铁雄的国风变装 美术组 设计校园“无言之美”涂鸦墙方案 用斑驳砖墙暗示时光流逝 展示:用“画廊漫步”形式张贴成果,组间用便签纸进行"无声点评"(只画表情符号) 2.补充:补充具体例证 (1)文学领域:诗歌的含蓄留白 《诗经·卫风·硕人》 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