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素养达标教学设计 6.11 图形的运动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P91. 教材分析 教材在安排复习时,首先注重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把平时相对独立学习的知识以分类、归纳、转化等办法串起来,使相关内容条理化、结构化,形成整体框架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学情分析 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实践操作等活动,借助各种直观演示,动手动脑操作,讲练结合,整理已有知识在整理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学习数学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多种方法、得到新知。 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归纳、类推等综合能力,发展学生合理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等图形变换的特征,会用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等方式进行图形的变换。 2.经历观察、操作、分析、想象等数学活动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感受几何图形中蕴藏的美,产生创造美的欲望,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掌握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特征,能运用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特征进行图形的变换。 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特征进行图形的变换,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方法 实践活动、自主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及启发引导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双边活动 设计意图 一、 整体回顾 问题1:生活中有哪些轴对称现象? 问题2:在生活中,我们乘坐电梯属于哪种运动现象?风车的运动又是什么现象? 问题3:你能说说生活中有哪些图形放大和缩小的应用吗? 问题4:小学阶段,我们学过哪些图形的运动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展示图形运动相关知识复习的导图。 通过问题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图形运动相关知识,构建图形运动的知识网络。 二、 梳理构建 1. 复习知识点1: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 (1)通过展示播放视频,让学生回顾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意义及特征。 (2)通过练习画对称轴,复习轴对称的特点及对称轴的画法。 下列几何图形中有几条对称轴?画一画。 学生独立完成,师生总结: ①轴对称特点: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②轴对称画法:先确定各对称点的位置,再连线。 教师出示表格,引导学生边回顾边填写。 (3)结合已学过的图形,填写对称轴的数量。 2.复习知识点2:平移和旋转 (1)平移 ①复习平移的概念。 ②通过图形动画展示,复习平移的特点: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只是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 ③设计习题,通过练习复习平移的关键点以及平移的画法。 (2)旋转 ①复习旋转的概念。 ②通过图形动画展示,复习旋转的特点: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只是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 ③设计习题,通过练习复习旋转的关键点以及旋转的画法。 3.复习知识点3: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1)复习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定义。 (2)回顾、比较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联系和区别。 (3)设计习题,通过练习复习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画法。 (4)图形运动复习完成后,综合对比图形运动之间的异同点,并通过教材习题,综合运用图形运动的知识。 (5)这些图案分别运用了哪种图形运动的知识? 学生集体作答,教师出示答案。 (6)学生完成教材P91“做一做”。 通过关于已学图形运动知识图谱的建立,掌握整体概况,再逐步复习相关知识点,巩固学生对图形运动的认识。 三、 课堂演练 1.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画出它们的对称轴。(教材P92第1题) 2.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后得到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完全一样。 ( ) (2)在对称图形中,对称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