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78403

【备课无忧】人教版六年级下册-6.14 数学思考(教学设计含反思)

日期:2025-04-21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3次 大小:3536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备课,无忧,人教,六年级,下册,-6.14
  • cover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素养达标教学设计 6.14 数学思考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P99. 教材分析 教材在安排复习时,首先注重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把平时相对独立学习的知识以分类、归纳、转化等办法串起来,使相关内容条理化、结构化,形成整体框架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学情分析 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实践操作等活动,借助各种直观演示,动手动脑操作,讲练结合,整理已有知识在整理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学习数学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多种方法、得到新知。 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归纳、类推等综合能力,发展学生合理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寻求“平面点间线段”的规律,掌握正确数线段的方法。 2.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过程,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数形结合、化归(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等数学思想,提高探索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规律的发现与提炼。 教学难点 理解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教学方法 实践活动、自主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及启发引导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双边活动 设计意图 一、 整体回顾 师:关于“数学思考”,我们学过哪些内容?请用自己的方式整理出来。 同桌合作,动手整理。 学生展示、汇报。 师:数学思想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有条理地思考,简捷地解决问题。同学们能举例说一说你知道哪些数学思想和方法吗?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教师板书课题) 通过同桌合作,动手整理,引导学生回顾数学思考的相关知识,并能够进行分类,构建有关数的知识网络。 二、 梳理构建 1.知识点一:找规律 (1)题目:6个点可以连多少条线段?8个点呢? 学生通过动笔寻找答案,教师巡堂指导。引导学生学会耐心,从2个点开始,逐渐增加点数,找找规律。 每两个点之间都能连成1条线段。从2个点开始,依次动手连线。 学生举手回答。教师使用课件辅助学生理解规律的寻找和总结的方法。 学生总结发现的规律:增加的条数=点数-1。教师引导学生列表。 师提问:8个点有多少条数? 学生汇报,教师展示课件。 小组讨论:根据规律,你知道12个点、20个点能连多少条线段吗?请写出算式。 学生汇报,教师展示课件。 师引导:想一想,n个点能连多少条线段? 学生举手回答。 (2)完成教材P99“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出示答案,集体订正。 2.知识点二:逻辑推理 (1)题目:六年级有3个班,每班有2个班长。开班长会时,每次只要每班一个班长参加。第一次到会的有A、B、C;第二次有B、D、E;第三次有A、E、F。请问:哪两位班长是同班的? 师引导学生用列表的方法进行推理。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堂指导。学生得出结果后举手回答,教师再用课件展示辅助学生理解。 (2)完成教材P100“做一做”。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出示答案,集体订正。 3.知识点三:等量代换 题目:、、、、各代表一个数。 (1)已知+=24,=++。求和的值。 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巡堂指导。 指名两位学生上台板演。 师:同学们能说一说,什么是等量代换吗? 学生自由回答。 (2)已知+=160,+=160。是否等于? 师: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说明这两种图形代表的数字是否相等。 生:利用等式的性质。 学生在明确使用的数学性质后再进行计算。教师使用课件进行辅助讲解。 4.知识点四:数形结合 师:什么是平角? 学生举手回答,教师使用课件辅助讲解。 小结: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当始边和终边在同一条直线上,且方向相反时,所构成的角叫作平角。平角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角,平角=180°。 师:平角与直线有什么区别?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借助课件明确平角与直线的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