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86533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课件(共30页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

日期:2025-04-05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8次 大小:5498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六,2024-2025,哲学,必修,政治,高中
  • cover
(课件网) 《哲学与文化》一轮复习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历史唯物主义—人生观 价值观) 人的价值;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实现人生价值(人生观 价值观) 知识体系构建 价值的含义、特点 价值与价值观 人的价值 含义 特点:价值的创造者+享受者;社会价值+自我价值 评价标准: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和人类的贡献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价值观的含义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内容、要求) 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 才干;素质 理想信念;正确价值观 品德修为;道德根基 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根本途径:弘扬劳动精神 实现人生价值 客观条件: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主观条件:在砥砺自 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价值观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含义、关系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点:社会历史性、阶级性、主体差异性 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与价值选择(衡量标准) 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客观标准) 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最高标准) 是什么 有什么用 怎么判断 怎么实现 内容 (1)含义 (2)特征 ①积极意义:对人产生消极影响的事物没有价值,如毒品; ②价值是一种关系,即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物的属性和人的需要是构成价值的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③物的属性和物的价值的区别: 物的属性是事物自身所固有的,具有客观性和相对的稳定性。 物的价值一方面取决于物的性质,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人的需要和主观的判断。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年代、针对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价值,甚至是相反的价值,所以物的价值是可变的。 ④价值既可以是物质方面的,也可以是精神方面的。  哲学上的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与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考点1 价值与价值观 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的含义 2、人的价值 含义 内涵 评价标准 人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但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①社会价值: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需要。 ②自我价值:获得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实现对自我的满足 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人类、社会、国家和人民的贡献。(人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注意】 ①贡献(社会价值)和索取(自我价值)两个方面不对等。不是贡献越多,索取越多。贡献始终是第一位的。 ②贡献和索取不分先后,不应是先贡献后索取,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同时的。 ③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都重要,不能强加比较关系,比较大小优劣。 ④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联系:一般情况下,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社会价值是实现个人自我价值的前提和基础,个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真正地实现自我价值,同时,实现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的目标和归宿,社会必须尽可能地为个人实现自我价值创造各种条件。 【原理】: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方法论】:要求我们把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统一起来,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本课重要哲理一:人的价值 这一原理主要应用于分析说明奥运健儿为国拼搏的事迹; 科学家为国争光、为国作贡献的事迹; 先进人物的人生价值。 (1)含义: (2)导向作用★ 【方法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克服错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