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87720

3.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总3课时3份课件打包)

日期:2025-04-12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6次 大小:111109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3课时,3份,课件
    (课件网) 第2节 生态系统的流量流动(1) (3课时) 第三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本节聚焦 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是怎样流动的? 怎样理解生态金字塔 研究能量流动有什么实践意义? 假设你像小说中的鲁滨逊那样,流落在一个荒岛上,除了有能饮用的水,几乎没有任何食物。你身边尚存的食物只有1只母鸡、15Kg玉米。 先 后 一部分喂鸡 吃鸡蛋 一部分 方案1 方案2 情景导入———问题探讨 你认为以下哪种生存策略能让你维持更长的时间来等待救援? 问题:输入生态系统的的能量来源是什么?沿着什么渠道进行传递?以什么形式传递?最终以什么形式散失? 一.能量流动过程 能量的输入 能量的散失 生态系统 一切生命活动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没有能量的输入,也就没有生命的生态系统 1.概念: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的过程。 输入 传递 转化 散失 想一想: 你上周吃了多少斤食物?长了多少斤? 思考一下,你读书写字、打篮球、跑步等这些活动需要能量吗? 生物的所有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那你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哪里? 吃了那么多体重却几乎没变,能量都去哪了? 食物 (能量输入) 人 排遗物:粪便 生长、发育、繁殖等 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一.能量流动过程 2.科学方法:研究能量流动的基本思路 (1)如果以个体为单位研究能量流动有什么问题? 能量输入 个体1 储存在体内的能量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个体2 个体3…… 储存在体内的能量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储存在体内的能量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能量输入 种群 能量储存 能量散失 以个体为研究对象,有很大的局限性和偶然性,如果个体死亡,数据可能不准确;不同个体间差异过大。 以种群为研究对象,能量的流动渠道为食物链(或食物网),在分析时可能因食物网的复杂性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2)如果将种群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能量流动,又会遇到什么问题? 能量流经一个种群的情况可以图示如下:   (3)如果将一个营养级的所有种群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图示能量流动的情况。这种方式有什么优点 能量输入 某营养级 能量储存 能量散失 捕食食物链中包含一个个环节,处于某一环节上所有生物种类的总和,称为营养级。   将一个营养级的所有种群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能量流动,可以比较精确地测量每一个营养级能量的输入值和输出值。 2.科学方法:研究能量流动的基本思路 3.过程 光合作用 固定(同化) 呼吸作用以 热能形式散失 1% 同化(固定) 流入下一营养级 残枝败叶 被分解者分解 用于自身生长、 发育和繁殖 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在人工生态系统中,总能量还有人工补充的能量(例如饲料、饵料等) 同化作用:是指生物体把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物质,并且储存能量的过程。 玉米的能量来自哪里? 光能全部被玉米吸收了吗? 玉米固定的能量有哪些去向? 所有生态系统中输入的总能量都只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吗? 能量转化: 。 光能→化学能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1).第一营养级(生产者)的能量流动情况 鸡把玉米吃进肚子里,玉米中的能量都被鸡吸收(同化固定)了吗? 摄入 同化(固定) 同化量 = 摄入量 粪便量 - 粪便 粪便中的能量属于谁的同化量? 鸡并没有将粪便中的能量转变成自身物质,因此鸡粪中的能量属上一营养级(玉米)的同化量。 同化为自身 能量 该部分能量最终流向分解者 (2).第二营养级(鸡)的能量流动情况 3.过程 流入下一营养级 呼吸作用以 热能形式散失 遗体残骸 被分解者分解 用于自身生长、 发育和繁殖 同化为自身 能量 鸡同化了玉米的能量后,这些能量有哪些去向? 3.过程 (2).第二营养级(鸡)的能量流动情况 呼吸作用 散失(热能) 粪便 呼吸作用 散失(热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