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第五单元质量检测 语 文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9页,答题卡共4页。试题卷(试题基础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32道小题,9页。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位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号。 2.答卷时,试题卷第Ⅰ卷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第Ⅱ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第1~10小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冲破阻力 穿行林间 冲出重围 B.担任重荷 欢快跳跃 放射光芒 C.努力上升 缓缓流淌 变换调子 D.耀眼的霞光 夺目的亮光 葱郁的树丛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 B.爷爷六十多岁了,走起路来脚步仍然很轻快。 C.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 D.都说张家界山水很美,来到这里一看,竟然名不虚传。 3.关于巴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明:巴金是四川成都人,原名李尧棠。 B.小军:巴金是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 C.小红:他所写的《海上日出》是一篇非常优秀的写景抒情散文。 D.小李:由他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可知他是浙江金华人。 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 B.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C.每到水势缓慢的洄水涡,都有鱼儿在欢快地跳跃。 D.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 5.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颐和园》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的。 B.《记金华的双龙洞》重点写了外洞和内洞之间的孔隙。 C.《七月的天山》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天山的美景。 D.《海上日出》是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来写的。 6.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时天边如果有黑云,就云片很厚,太阳出来,人眼还看不见。 B.这些石钟乳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C.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比得过这时天山的繁花呢? D.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7.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襄嵌 矫健 代替 萦绕 B.清澈 负荷 分辩 一簇 C.光茫 臀部 漆黑 幽静 D.斑斓 漆黑 蜿蜒 溪流 8.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顺序是( ) A.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路上 B.外洞→孔隙→内洞→出洞→路上→洞口 C.孔隙→内洞→出洞→路上→洞口→外洞 D.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9.填入下面语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慢慢地,太阳冒出地平线, 。 A.圆圆的像个沾满各种颜料的大圆盘 B.红红的像个蒙着面纱的含羞少女 C.与大海水天相接,浑然一体 D.亮亮的如一面银光闪闪的镜子 10.下面对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这句话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太阳升起的缓慢和吃力。 B.“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一句把外洞比喻成大会堂,表现了外洞“大”的特点。 C.“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运用反问句式,加强语气,突出了对海上日出的赞叹之情。 D.“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