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91967

九下 名著导读 《儒林外史》:讽刺作品的阅读 课件(共49张ppt)

日期:2025-04-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6次 大小:209007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九下,ppt,49张,课件,阅读,作品
  • cover
(课件网) 《儒林外史》 讽刺作品的阅读 新课导入 清末,面对海外列强的入侵,在1901年,慈禧下令改革科举。 主考官为了迎合慈禧,特地在试卷中加了这么一道试题: 项羽拿破仑论 考生一:项羽者,秦末与刘邦逐鹿中原之英雄也,其为人也,力能举鼎气盖山河,乃拿一破轮,尚何足道也哉! 考生二:项王战垓下,敌追之紧,后围不得出,戟折矢尽,遂手拿破轮,连击杀追敌数十人,突围抵乌江。 由此可见,迂腐落后的科举制度和闭关锁国的政策给国人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考官哭笑不得,下批语道: 秀才笔下可通神,能遣霸王拿破轮; 一自乌江分别后,破轮转劫变洋人。 走近作者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代小说家。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工诗词散文,尤精《文选》以《儒林外史》成就最高。 《儒林外史》不仅是清中叶唯一一部长篇儒林小说,而且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标志着我国古代讽刺小说艺术发展的新阶段。 《儒林外史》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成功塑造了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反应了封建社会末期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批判了八股举仕制度,揭露了封建统治的罪恶和虚伪。 作品概述 写作背景 清朝中后期,中国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盛世背后隐藏着封建社会的腐朽,统治者镇压武装起义的同时,采用大兴文字狱,八股取士,提倡理学以统治思想等方法来禁锢士人。吴敬梓是思想觉醒的知识分子,他反对八股取士,憎恶功名利禄。他把这些观点反映在《儒林外史》里,以讽刺笔法,对丑恶事物进行深刻的揭露,并试图探寻一条适合读书人的生存之道,实属难能可贵。 (1)腐儒的典型:———周进、范进。 头戴一顶旧毡帽,身穿元色绸旧直裰,那右边袖子同后边坐处都破了,脚下一双旧大红绸鞋;黑瘦面皮,花白胡子。 饱受嘲弄(梅玖秀才、王惠举人) 周进哭贡院———沉迷科举 周进无事闲着,街上走走,看见纷纷的工匠都说是修理贡院。周进跟到贡院门口,想挨进去看,被看门的大鞭子打了出来。晚间向姊夫说,要去看看。金有馀只得用了几个小钱,一伙客人也都同了去看;又央及行主人领着。行主人走进头门,用了钱的并无拦阻。到了龙门下,行主人指道:“周客人,这是相公们进的门了。”进去两边号房门,行主人指道:“这是天字号了, 你自进去看看。”周进一进了号,见两块号板摆的齐齐整整,不觉眼睛里一阵酸酸的,长叹一声,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不省人事。只因这一死,有分教:累年蹭蹬,忽然际会风云;终岁凄凉,竟得高悬月旦。 提拔范进———迂而不恶 【周进】 (1)周进六十多岁还是个童生,依靠在村子私塾里教书糊口。 (2)学生顾小舍人都进学成了秀才,他再无资格继续教下去,沦落到薛家集观音庵私塾中来坐馆糊口,饱受秀才梅玖和举人王进的嘲弄和冷遇。 (3)参观贡院时,大半生追求功名富贵却求之不得的辛酸悲苦,以及所忍受的侮辱欺凌一下子倾泻出来,让他悲伤得要寻死。 (4)几个商人帮助周进捐了个监生。不久,周进凭着监生的资格竟考中了举人。 (5)过了几年,他又中了进士,升为御史,被指派为广东学道。在广州,周进发现了范进。为了照顾这个五十四岁的老童生,他把范进的卷子反复看了三遍,终于发现那是天地间最好的文章,于是将范进取为秀才。 【性格特点】周进前半生生活在社会底层,地位卑下,事事仰人鼻息,形成逆来顺受的性格。暮年飞黄腾达后,同情、提携同样出身下层和同样屡试不第的范进,表明周进秉性忠厚,迂而不恶。在这个醉心于科举,而心术并未大坏的读书人身上,我们更可见出科举制对士子灵魂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