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一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3 打扮相框 教学设计 课题 3 打扮相框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一年级 教材分析 第3课《打扮相框》,以学习任务“拍摄全家福并设计相框”为驱动,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对中国艺术家徐坚白的油画作品《旧居前留影》以及其他图例的欣赏、观察,探究全家福的构图方式,并通过人物的位置理解中国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激发学生为全家福制作相框的热情,并引导学生结合生活情境,认真观察、发挥想象,从形状、色彩和材质等方面探究具有个性、美观实用的相框及其制作方法,进而开展艺术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索与学习迁移能力的同时,也使其养成安全使用工具的习惯。 2022新课标要求 1、能感知身边的美,认识美存在于我们周边,初步形成发现、感知、欣赏美的意识。2、注重实践与创新: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创造出具有独特肌理效果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3、引导学生结合真实情境发挥想象,综合运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和媒介,通过观察全家福,学习全家福的拍摄方法,并用卡纸制作相框,装扮全家福。帮助学生丰富想象力和提升手绘能力。4、能与同学分享、交流对身边的美的体会,初步形成感知美、欣赏美的意识。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1.知道什么是全家福,学习全家福的拍摄方法,了解方位、构图。(审美感知)2.了解相框的基本制作方法,通过欣赏、讨论、练习,掌握拍摄的方法及装饰相框的方法,为全家福制作相框。(艺术表现)。3.在拍摄时,能根据家庭的人数,合理安排家人的位置。能用不同的方法制作能够立起来的相框(创意实践)。4. 引导学生结合真实情境发挥想象,综合运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和媒介,通过观察全家福,学习全家福的拍摄方法,并用卡纸制作相框,装扮全家福。帮助学生丰富想象力和提升手绘能力。(文化理解)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通过一年的学习,在学习行为上已具有了一定的稳定性,思维更活跃、更宽广。从学生固有的天性来说单纯、好动的性格,促成学生天真、可爱的特点。这个年龄的孩子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敢于创造的潜意识,教师应在此基础上鼓励、引导学生探求美术课各领域的知识,感悟美术学习的乐趣,通过各种途径增强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开阔他们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审美能力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重点 全家福的意义及相框的作用,全家福的拍摄技巧和相框的设计、制作方法。 难点 能拍摄一张全家福并为其设计、制作一个美观、实用的相框,通过装扮全家福,感受家庭的温馨,增强学生对家的情感。 材料准备 铅笔、油画棒或马克笔、橡皮泥、A4白色图画纸、各色卡纸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情景导入(出示图片)每张照片都记录的家的温馨和快乐,我们该用什么样的相框放这些照片呢?今天我们一起制作一个漂亮的相框,把这些照片放进去吧,板书课题 了解全家福 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一、学习全家福的拍摄方法,了解方位、构图。(一)出示图片《旧居前留影》取好景,按快门,我给家人拍照片。厚卡纸,方又方,我给照片添新装。(二)拍摄全家福时,你会怎么安排家人的位置?1、出示坐姿全家福生:爸爸和妈妈要在一起。生: 姐姐站在妈妈的后面。生:我趴在爸爸背上生:……爸爸妈妈是画面中心,我们在后面会使画面和谐温馨2、出示站姿全家福生:爸爸和妈妈要在一起。生:我站在爸爸和妈妈中间。生:……爸爸妈妈是画面中心,我站在他们中间,我们一家很幸福甜蜜。(三)了解框框1、出示图片这些相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能立起来,或挂起来,相框比照片大,都有装饰。不同点:外形不同,装饰不同。2、小贴士相框按摆放方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