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精“细”审题 精“准”立意 清代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审题是驭文之首术,立意是谋篇之大端,是一篇文章的根本。审题和立意直接关系到文章的选材、布局,乃至文章思想的深度,决定了文章的成败得失。 所以,在写作中,首先要学会仔细审题,精准立意。 审题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出题人所给的作文材料,准确全面理解材料的含意,并概括出材料的中心、主旨,确立写作中心。 审题=审材料+审引导语+审要求(角度、文体、字数、何种格式) 简单的说就是“要我写什么”。 立意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确立自己作文写作的中心(主题思想),明确所写作文中自己的观点态度和通过作文所要表达的情感。 简单的说就是“我要写什么”。 审题三原则 整体性原则 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现象。 多向性原则 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含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要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审题意识,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筛选性原则 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力求新颖;③自己有话可说。 提炼立意常用方法 (一)抓关键词句法 关键词句,即在材料中或反复出现,或进行评议,或对材料进行总结、对事件进行归因,或表达一定观点、情感或态度的词语或句子。它们往往是材料的“文眼”,蕴含材料的主旨,是审题立意的立足点,可以考虑将其作为审题、立意的抓手与突破口。 抓关键词句 【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当代青年身上有各种各样的标签,既有“自我”“叛逆”“键盘侠”等,也有“学霸”“后浪”“逆行者”等。这些标签有的是自己贴的,有的是别人贴的。标签具有一定程度的导向作用,无论这个标签是“好”还是“坏”,它对一个人的自我认同都有着强烈的影响。 作为当代青年,你如何看待标签?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确定关键词(句)———标签具有一定程度的导向作用 立意———好的标签能指引青年成长/青年不被“标签”定义,活出自我/人生的本原不会改变,别让华丽的标签改变了你正确的人生态度 (二)由果溯因法 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即找到事件的结果,为什么会有这一结果,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什么,这一事件的结果、原因给人怎样的启示,这些启示往往就是作文的立意。 第一步:从结果入手; 第二步:找出原因(一般有关键词句提示) 第三步:组句。原因作主语+谓语+结果作宾语 由果溯因 【例】马嘉鱼很漂亮,银肤燕尾大眼睛,平时生活在深海中,春夏之交溯流产卵,随着海潮漂游到浅海。渔人捕捉马嘉鱼的方法挺简单:有一个孔目粗疏的竹帘,下端系上铁,放入水中,有两只小艇拖着,拦截鱼群。马嘉鱼的“个性”很强,不爱转弯,即使闯入落网之中也不会停止。所以一只只“前赴后继”地陷入竹帘孔中,帘孔随之收紧。孔愈紧,马嘉鱼愈激怒,瞪起鱼眼,张开脊鳍,更加拼命往前冲,结果被牢牢卡死,最终为渔民所获。 第一步:从结果入手———马嘉鱼被卡死 第二步:找出原因(关键句)———不爱转弯,不思改变 第三步:组成观点句。原因作主语+谓语+结果作宾语 ①改变,为自己开一扇天窗(比喻手法好);②适时改变,人生大智慧;③灵活变通,柳暗花明;④死于固执,生于变通;⑤执而不化与灵活变通;⑥拐个弯,天堑变通途;⑦退一步,海阔天空;⑧死板之路,死亡之路 (三)求同存异互补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