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考前默写集锦】近5年高考背诵默写真题汇总+ 练习 关于背书: 有同学说:老师,备这60篇要花的时间太多了,这6分我不要了。 同学们: 如果你不要这6分,请你下次看到会的默写题,也别作答,这叫“不要”;如果是你不会背而拿不到6分,这不是“不要”,这是“不能”。 2025届的备考已然开始,大家一定要尽早开始做计划背诵,绝对有意义的! 背诵60篇,并不仅仅是为了默写的6分,还为了读懂经典名篇,积累常见文言实词、虚词、文化常识等,有利于整个古诗文阅读专题(文言文+诗歌鉴赏)的提分。 近9年高考背诵默写真题汇总 2024新高考I卷: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作文课上,房老师使用《屈原列传》中“ , ”两句话,引导学生描写寻常事物以表示宏大意旨,列举浅近事例来传达深远意蕴。 (2)乡村民宿“爱陶居”开业了,房屋周围按照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 ”的句意栽种了多种树木,受到游客喜爱。 (3)唐代诗人写时事,常常托之于汉代,如“ , ”,就是借汉喻唐,以古方今。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2024新高考2卷: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同学们到郊外春游,阳光下树木葱郁,水流淙淙,小慧不禁想起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文句:“ , ”。 (2)快过年了,于老师牵挂在成都旅行的女儿,给她发短信息时用了李白《蜀道难》中的诗句“ , ”,希望她不要贪玩,早点儿回家, (3)古代诗人在写离情时,经常在诗的上下两句中分别表达离别双方的情思,如唐诗“ , ”就是如此。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024全国甲卷: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王湾《次北固山下》的名句“ , ”,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流逝,蕴含着自然理趣。 (2)小慧为朋友家的农家乐餐厅写宣传横幅,直接使用了陆游《游山西村》里的“ , ”两句诗,朋友看了觉得很贴切。 (3)行至群山深处,见到一挂瀑布飞泻而下,水石激荡,轰鸣作响。于老师回头对学生们说:“这不就是古诗中写的‘ , ’嘛!”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23新高考1卷 (1)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自己编写《史记》“ _____ ”,便遭遇了李陵之祸,因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所以“_____ ”。 (2)《旧唐书·音乐志》记载竖箜篌“体曲而长,二十有二弦”,而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 ,_____ ”两句,说明竖箜篌的弦数还有另一种可能。 (3)小刚临摹了一幅诸葛亮的画像,想在上面题两句诗,却一直没想好。汪老师认为不妨直接用古人成句,比如“_____ ,_____ ”就很好。 草创未就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弦)动紫皇。 示例一: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示例二: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示例三: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示例四:功盖三分国,名成(高)八阵图。 2023新高考2卷 (1)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记载,李存勖将李克用留给他的三支箭收藏在祖庙中,其后用兵作战,“_____ ,_____”,装在锦囊中背在身上,奔赴战场。 (2)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_____,_____”两句,看似闲适恬静,实则透露出诗人由于内心的惆怅而彻夜难眠。 (3)小刚在他创作的历史小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