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93916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45张PPT)

日期:2025-04-1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6次 大小:21667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1课,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课件,45张
  • cover
(课件网)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列宁 斯大林 【学习目标】 1.知道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意义。 2.了解苏联的成立 3.掌握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和农业集体化相关内容 4.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 我们:你好,哪位? 神秘人:“小记者,你还记得我吗?我是你在苏俄的好朋友基辅洛夫,你最近在干什么?好不好?” 我们:“我记得你,基辅洛夫,你现在的生活有没有好过一点?” 基辅洛夫:“本来以为三年战争过后,我的日子会好过一点,但是由于列宁同志实行的政策,我的日子很难过,现在好多人都起来游行反对他,我该加入吗?” 我们:“基辅洛夫,你不要着急,我相信列宁是一个英明的领导人,一定会扭转过来的。” 基辅洛夫:“好的,我再相信你一次,观望一下吧!”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在三年国内战争中,有效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保证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材料一:四年帝国主义战争和三年国内战争使2000多万人丧失生命,400多万人伤残,国家满目疮痍。农业生产直线下降。1920年的粮食产量只及1913年的一半。农民不堪忍受愈来愈严厉的无偿征购,有意缩减生产,抗拒粮食征集。1921年的播种面积只有9030万公顷,比1920年减少690万公顷,农民的不满最终演变为农民暴动事件。 材料二:粮食和原材料的短缺使多数工厂无法开工。1920年工业产值为14亿卢布,只及战前的13.8%。同年的煤和铁的产量为1917年的28%和4%,棉织品的产量降到战前的5%。人民生活困苦不堪,连面包、肥皂等最起码的物品都十分缺乏,工人日益不满。1921年春,在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发生了工人罢工和抗议游行。更为严重的是,2月28日发生了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 历史背景:苏维埃俄国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 从以上材料归纳出经历了一战和三年国内战争后的苏维埃俄国存在什么问题?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能满足民众的需求,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必须寻找正确的途径过渡到社会主义。 一、新经济政策【列宁】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农业 商业 工业企业 分配 由国家统一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 余粮收集制 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工业企业国有化 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取消自由贸易 时间 1921年春 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 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目的: 恢复和发展生产,缓解危机,巩固工农联盟 特点: 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直接联系起来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作用:新经济政策从苏联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农民踊跃交纳粮食(1922年) 苏俄经济政策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调整到新经济政策给我们什么启示? 1.制定经济政策一定要从基本国情发,坚持实事求是。 2.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想一想: 1917年年底开始,波兰、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等国先后宣布从苏俄独立,并得到苏俄的承认,建立了自己的独立国家和自治共和国,这些国家先后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成为社会主义国家,但是这些新生的国家包括苏维埃俄国遭到了其他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的仇视,为了抗击共同的敌人,为了更好的发展经济,各苏维埃共和国认为有必要联合起来。 ⑴.时间: 1922年 苏联的成立: ⑵.全称: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苏联国旗 苏联国徽 (3)简称: 苏联 沙俄( 古 —1917年) 苏俄(1917年—1922年) 苏联(1922年—1991年) 俄罗斯(1991年———今) 1924年列宁逝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接力棒交到了斯大林手中,进入斯大林时代。 斯大林 扶木犁的穷国 汪洋大海中的孤岛 此时的苏联…… 虽然新经济政策使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