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94344

1.古诗三首 课堂通行证(含答案)

日期:2025-04-0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29次 大小:960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古诗,三首,课堂,通行证,答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古诗三首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诗句中与乡村田园景色无关的一项是( )。 A.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B.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D.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2.童孙未解供耕织。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 A.理解,懂得 B.分开 C.解释 3.关于古诗和作者,下列说法中理解错误的是(  ) A.《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 B.诗中用梅子金黄、杏子肥满、麦花雪白、油菜花稀疏写出了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 C.最后一句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D.诗人随兴而写的乡村景物表达了对田园闲适生活的喜爱之情。 4.《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  ) A.宋·杨万里 B.唐·孟浩然 C.唐·王维 D.宋·范成大 5.忽作玻璃碎地声(  ) A.指一种人工制造的质地硬而脆的透明物体。 B.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 二、填空题 6.我来找成语。 (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2)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 (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 (4)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7.解释加点的字,并写出诗句的意思。 1.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供: 阴: 2.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磬: 忽: 3.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归: 腔: 8.读下面的诗句,按要求完成练习。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1)这两句诗描写的是 的情景,诗句通过动词 、 ,刻画出了 的孩童形象。 (2)请在括号里写出下列诗句中含有的游戏。 ①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 ②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③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 ④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 9.(1)看到下边的图画,我想起了《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的诗句“ , ”。 (2)这两句诗描绘了 的画面。诗中一个“ ”字,使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表达了作者对天真、懂事的乡村儿童的 之情。 10.课文回顾。 三首古诗都描写了 ,不同的是《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写的是 ,《稚子弄冰》写的是 ,《村晚》写的是 。虽然三首古诗描写的场景不同,但表达的感情却有相同之处,那就是 。 三、语言表达 11.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后两行的意思。 四、书面表达 12.选做。根据古诗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 五、诗词曲鉴赏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13.辨字组词。 旁( ) 阴( ) 傍( ) 荫( ) 14.写出古诗中加点词的意思。 (1)绩麻: (2)供: 15.理解诗句。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的意思是: 品读古诗,完成练习。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6.诗的后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 A.夸张 B.比喻 C.拟人 17.想象一下,写出诗中孩子们的情感变化过程:( )→( ) 18.这首诗后两句的诗意是 《1.古诗三首》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C A B D B 1.C 2.A 3.B 4.D 5.B 6. 淡妆浓抹 不拘一格 草长莺飞 粉身碎骨 7. 从事、参加。 树荫。 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一种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 忽然。 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声音清越嘹亮。忽然冰钲敲碎落地,发出像美玉落地摔碎一样的声音。 回。 曲调。 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 8. 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