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三首》同步练习 一、填空 1.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描写初夏农忙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 2. 《稚子弄冰》中描写儿童玩冰乐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 3. 《村晚》中写牧童悠闲姿态的诗句是:"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 "也傍桑阴学种瓜"中的"傍"字的意思是( ) A. 依靠 B. 傍晚 C. 靠近 D. 模仿 2. "敲成玉磬穿林响"。"磬"指的是( ) A. 乐器 B. 冰块 C. 玉器 D. 农具 3. 《村晚》中"草满池塘水满陂"的"陂"字读音是( ) A. pō B. bēi C. pí D. bì 三、解释词语 1. 昼出耘田夜绩麻:"绩麻"的意思是_____。 2. 彩丝穿取当银钲:"钲"指的是_____。 3. 短笛无腔信口吹:"无腔"的意思是_____。 四、翻译诗句 1.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翻译:_____ 2.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翻译:_____ 五、简答题 1. 《四时田园杂兴》一诗中,诗人通过描写儿童"学种瓜",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 《稚子弄冰》中"忽作玻璃碎地声"一句,体现了儿童怎样的心理变化? 3. 《村晚》描绘了一幅怎样的乡村傍晚图景?请结合诗句分析。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2.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3.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二、选择题 1. C 2. A 3. B 三、解释词语 1. 绩麻:把麻搓成线。 2. 钲:古代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3. 无腔:没有固定的曲调。 四、翻译诗句 1. 小孩子虽然不懂得耕田织布,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2. 牧童横坐在牛背上回家,随口吹着不成曲调的短笛。 五、简答题 1. 示例:通过儿童模仿大人种瓜的细节,既展现了农村劳作的繁忙,也体现了孩童的天真可爱,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2. 示例:冰块突然摔碎的声响,从"穿林响"的得意到"碎地声"的意外,表现出儿童从兴奋到失落和懊恼的心情变化,充满童趣。 3. 示例:描绘了池塘青草茂盛、池水满溢、远山落日、牧童骑牛的宁静画面,通过"横牛背""信口吹"等词,突出乡村傍晚的悠闲与生机。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