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节 波的形成 第三章 机械波 思考:做波动运动的五星红旗、丝带、水波等上的每个点也在向前运动吗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种波动形式,如五星红旗迎风飘摆,舞蹈演员手中的丝带,树枝敲打水面会形成水波等。 1.知道波是振动形式的传播,知道波在传播振动形式的同时也在传播能量和信息; 2.能区分横波和纵波,知道什么是波峰和波谷,什么是密部和疏部; 3.知道机械波和机械波形成的条件。 知识点一、波的形成 彩带上的波浪翻卷实际是振动在彩带上传播的结果。振动的传播称为波动,简称波。波是怎样形成的? 绳上做的标记,在波传播的过程中,这个标记怎样运动?它是否随着波向绳的另一端移动? 演示: 观察绳波的产生和传播 设想:把绳分成很多小段 质点之间有相互作用力 每一个小段可以看做一个质点 绳子上的各点只是在一定位置上下振动,没有向前运动。 1.绳波的形成过程: (1)绳子各部分看成许多质点组成,质点与质点之间分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弹力 (2)沿波的传播方向上,后面的质点总比前面的质点迟一些开始振动,质点依次被带动,绳端这种上下振动的状态就沿绳子传出去了,整体上形成了凹凸相间的波形。 2.绳波的传播特点 (1)介质各个质点不是同时起振,但起振方向与振源方向相同。 (2)离振源近的质点先起振。 (3)质点只在平衡位置附近往复运动,并不随波迁移。 (4)波传播的是振动形式和能量。 (5)传播过程中各质点的振动都是受迫振动,驱动力来源于振源,各质点起振时与振源起振时的情况完全相同,其频率等于振源频率。 团体操表现波浪 做一做: 一组学生手挽手排成一行,从左边第一位同学开始,周期性地下蹲、起立,依次带动旁边的同学重复他的动作,只是后边的一位总比前边的一位稍迟一点点。这样就会看到凹凸相间的波沿着队伍传播开来,而每个学生的位置并没有移动。 1.一列波由波源向周围扩展开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介质中各质点只是振动,没有沿波的传播方向迁移 B.介质中各质点振动方式由近及远传播开去 C.介质中各质点振动的能量由近及远传播 D.介质中各质点由近及远传播开去 D 练一练 2.在平静的湖面上漂着一小木条,现向湖中央扔一石子,圆形波纹一圈圈地向外传播,当波传到小木条处时,小木条将( ) A.随波纹漂向湖岸 B.波纹传到小木条处,小木条仍不动 C.向波源处漂动 D.在原来位置做上下振动 D (1)定义: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 (2)波峰和波谷:在横波中,凸起的最高处叫作波峰,凹下的最低处叫作波谷。 (3)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知识点二、横波和纵波 1.横波 波峰 波峰 波谷 振动方向 波的传播方向 平衡位置 2.纵波 演示:观察弹簧形成的波 如图,将一根长而软的弹簧水平放置在光滑平面上,在左端沿弹簧轴线方向不断推、拉弹簧,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中观察到,弹簧圈密集的部分和稀疏的部分交替向右传播,在弹簧上形成一种与横波不一样的波。 (1)定义: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介质中均能传播,例如声波。 (2)特征:疏密相间,具有交替出现的密部和疏部。 (3)纵波能在固体、液体、气体等所有物质中都能传播。 2.纵波 密部 疏部 密部 疏部 波的传播方向 质点振动方向 我们把一系列弹簧圈看成一系列质点,它们之间由弹力联系着。手执弹簧一端左右振动起来以后,前面的质点依次带动后面的质点左右振动,但后一个质点总比前一个质点迟一些开始振动。也就是说,后一个质点振动的相位总比前一个质点落后一些。这样,弹簧一端左右振动的状态就沿弹簧传播开来。从整体上看,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 思考:弹簧的纵波是如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