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测评卷 单元质量测评(一)(第五、六章) (50分钟 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2022·河南学业考)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春耕时间不同。如图为我国春耕时间分布示意图及某区域春耕景象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春耕景象最有可能出现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 A.甲 B.乙 C.丙 D.丁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春耕的时空分布有所不同,其中 ( ) A.甲地区春耕多在盆地中央 B.乙地区春耕多在河谷地带 C.丙地区春耕2月下旬开始 D.丁地区春耕开始时间最晚 每年2月份至7、8月份,我国大江南北金黄的油菜花在不同地点、不同时段铺设出精彩的大地艺术。读中国冬、春油菜主要分布区图,完成3~5题。 3.在冬油菜分布区,我们跟随油菜花盛开的金色足迹赏花旅行的最佳方向是 ( ) A.由东向西 B.由西向东 C.由北向南 D.由南向北 4.油菜分布密集区的北部界线最接近 ( ) A.黑河—腾冲一线 B.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秦岭—淮河一线 D.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5.青海省东部甲地油菜花盛开时间较晚,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光照充足 (2024·吉林长春·中考真题)“风吹麦浪穗飘香,遍地金黄收割忙”。2024年5月末,华北平原夏麦丰产丰收,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支撑。华北平原易发生春旱,为缓解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我国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图1为华北平原某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图2为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 6.华北平原发生春旱的原因有 ( ) ①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 ②春季降水较少 ③人口稀疏,工农业需水量小 ④气候全年炎热干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关于南水北调工程叙述正确的是 ( ) A.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北达北京 B.西线方案利用京杭运河输水 C.彻底解决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 D.东线工程补充西北地区的水资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刚刚建立时,仅有的4艘大驱逐舰中有三艘是用东北三省工业城市命名的,分别是“鞍山号”“抚顺号”“长春号”。由此可见当时东北工业在全国的影响力。如图为东北三省略图。据此完成8~10题。 8.东北三省重工业发达,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 A.市场 B.森林资源 C.科技 D.矿产资源 9.据图中矿产资源条件分析,鞍山市主要的工业部门是( ) A.纺织工业 B.钢铁工业 C.造纸工业 D.风电工业 10.近年来,传统工业衰落,东北三省大力发展旅游业,适合该地冬季发展的旅游项目是 ( ) A.去沼泽湿地保护区观鸟 B.欣赏冰雕,体验冰雪运动 C.骑马驰骋在绿色的草原 D.乘船欣赏松花江两岸风光 (2023·常德模拟)读东北三省略图,回答11~13题。 11.以下属于东北三省农业生产特点的是 ( ) A.粮食作物以冬小麦为主 B.纬度高,热量低,不适合种植水稻 C.经济作物有大豆、棉花、甜菜等 D.耕作制度主要为一年一熟 12.A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 ) A.人口少 B.面积大 C.气温低 D.沼泽多 13.当前,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的天然林砍伐受到严格限制,这样做有利于 ( ) ①涵养水源 ②保护生物多样性 ③保持水土 ④防止海平面下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3·河南学业考)1952年以来,陕西省榆林市韭园沟开展了持续七十年的水土保持工作,为治水治沙探索破解之道。下图为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率、黄河流域范围及韭园沟水土流失治理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1990—2021年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率 ( ) A.呈上升趋势 B.呈下降趋势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 15.下列组合与图示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对应正确的是 ( ) A.墚峁顶—打坝淤地 B.山坡—植树种草 C.沟底—种植经济林 D.山坡—草田轮作 16.关于北京市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