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96290

统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0课时 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课时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04-04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95次 大小:657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统编,人民,答案,练习,课时,胜利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第10课时 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课时练习 一、选择题 1.在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中,中国革命的中流砥柱是( )。 A.国民党 B.中国人民 C.北洋政府 D.中国共产党 2.“巍巍金陵,滔滔大江—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这段文字反映了( )。 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淞沪会战 3.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 )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A.7月7日 B.9月18日 C.12月13日 D.12月20日 4.“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这段文字反映了( )。 A.旅顺大屠杀 B.平顶山惨案 C.南京大屠杀 D.一二八大屠杀 5.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在( )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为夺取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A.西柏坡 B.西安 C.延安 D.北平 二、判断题 6.9月4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 7.革命烈士值得我们敬仰。为了缅怀革命烈士,我们可以到烈士陵园扫墓、献花。( ) 8.南泥湾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充分体现了红军战士不怕牺牲的精神。( ) 9.石家庄市西柏坡有一座雕塑叫“残历碑”,它矗立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前方。( ) 10.1937年,日本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开始侵华战争。( ) 三、连线题 11.请将下列时间与相关事件连线在一起。 1997年7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37年7月7日 遵义会议 1945年9月2日 日本投降 1949年10月1日 卢沟桥事变 1935年1月 香港回归祖国 四、简答题 12.从1931年到1945年,经过14年艰苦卓越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展示了哪些伟大的抗战精神? 五、材料分析 13.下面是某同学课堂笔记的部分内容,请你找出错误之处并改正。 ①1934年,第四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踏上战略转移的漫漫征程。 ②历经艰难险阻,红军胜利完成三万五千里长征。 ③长征宣告了国民党围追堵截的破产,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六、综合题 14.人民英雄纪念碑屹立在天安门广场中心,背面镌刻着由毛泽东起草、周恩来题写的碑文,碑文全文如下: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碑文上的三个时间分别代表着什么。 (2)在抗日战争中,涌现了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请你选择你最敬佩的一位,说说他的故事。 (3)请你写出我国国歌的歌名。 参考答案 1.D 2.C 3.C 4.C 5.C 6.× 7.√ 8.× 9.× 10.× 11. 12.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13.错误之处①应改为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踏上战略转移的漫漫征程。 错误之处②应改为历经艰难险阻,红军胜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 14.(1)碑文中“三年以来”是指解放战争时期,即1946—1949期间的革命历史;“三十年以来”是指以五四运动为开端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即1919—1949的整段历史;“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是指以鸦片战争为起点的整个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奋斗历史。 (2)抗日英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