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以及亚非拉美人民的抗争,理解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中的第二课。本课共有三个子目,内容相对较多。根据本课的课程标准“了解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史实,理解亚非拉民族运动的深远意义”,我以“亚非拉民族的觉醒”为本课教学立意,将教材整合为“风雨如晦:殖民体系下的苦难与火种”“披荆斩棘:殖民体系下的觉醒与抗争”“明晰洞察:民族独立运动中的反思”三个部分。将亚非拉的抗争史实进行整合,从宏观上把握19世纪到20世纪初亚非拉抗争的原因及其深远的影响;微观上,突出各阶段各区域抗争的差异性,运用唯物史观进行分析,做到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 经过初中的学习,高一的学生对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的背景和基本情况了解有限。 2、能力基础: 高一学生的思维逐步从直观思维为主慢慢转向抽象思维为主,经过初中的学习。具备一定史料解读、分析、归纳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时间轴、地图展示,理清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基本史实,培养学生的知识归纳概括能力;培养时空观念素养;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材料,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原因、特点及影响,培养学生历史解释与史料实证素养; 3、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掠夺与不公正性,因而近一步认识到构建公正合理国际新秩序的必要性;通过图片与文字材料创设情境,感受当代人民不懈追求正义的抗争精神,培养当代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 重点难点 重点: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 难点: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背景、各区域运动的共性。 教学方法 主要以讲授法、任务驱动法、问题化设计、情景创设法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 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文字材料、多媒体等。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和设计意图 第一部分 新课导入 学生观看并阅读三幅绘画图片“美西战争、英布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其相关文献。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片和文字反映了哪些共同的历史信息?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主题。 第二部分 新课学习 一、风雨如晦———殖民体系下的苦难与火种 【学习探究一】阅读材料,思考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背景。 材料:到1900年,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了;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亚非拉地区成为西方列强的商品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一些国家的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起来,民族资产阶级也随之成长;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壮大,为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注入了新的血液。除此以外......中国读者可以读到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和伦理学》;西方思想文化正对东方国家发生影响。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现代史》(下卷) 学生认识:亚非拉人民共同的苦难+相似的火种,最终做出了相同的选择(民族独立运动)。 二、披荆斩棘:殖民体系下的觉醒与抗争 (一)率先而为的拉美 【学习探究二】梳理拉美独立运动历程,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材料:将有许多暴君从我的坟墓上崛起......把内战打得血流成河。 —巴斯塔多《玻利瓦尔:一个大陆和一种前途》 材料:据统计,在拉丁美洲独立后的近150 年时间里,总共发生过不下550次军事政变。 —钱乘旦《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历史局限及其影响》 独立后的拉美获得长久顺利的发展了吗? 面对独立后的问题,拉美人民作出了怎样的回应? 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反复,是何原因导致? 【学习探究三】根据漫画内容,了解美国对外政策。 学生认识:拉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