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下历史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判断题(共60小题) 1.全国已经建立了广西回族自治区等5个自治区。 × (判断对错) 【解答】据所学可知,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题目中的广西回族自治区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新中国成立后,为加强对西藏的管理,根据民族政策在西藏设立了特别行政区。 × (判断对错) 【解答】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的原则,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建设中国特殊社会主义民族政治的重要内容。 故答案为:×。 3.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 √ (判断对错)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建立,是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本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民族聚居地区,建立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旗)。 × (判断对错) 【解答】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解决民族问题而制定的基本国策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分别设立民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事务。 故答案为:×。 5.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 (判断对错) 【解答】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不断加大对西藏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了西藏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2006年开通的青藏铁路,被高原人民成为“吉祥的天路”。故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 6.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政策。 √ (判断对错) 【解答】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中国成立后,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党和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政策。并且党和政府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本题正确。 故答案为:√。 7.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 (判断对错) 【解答】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的民族政策有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和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策。不包括民族独立的政策。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的原则,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故答案为:√。 8.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 (判断对错) 【解答】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我国处理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 故答案为:√。 9.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包括内蒙古、西藏在内的6个民族自治区。 × (判断对错) 【解答】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30个自治州、100多个自治县(旗)。题干观点错误。 故答案为:×。 10.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党中央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方针,内蒙古自治区成立,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 (判断对错) 【解答】1947 年,根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