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探究:空气的“力量” 课题 8.3 探究:空气的“力量” 单元 第八章 学科 物理 年级 八年级 教材内容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之后,对压强知识的进一步拓展。教材先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大气压强现象,如吸管吸饮料、吸盘挂钩的使用等,引发学生对大气压强的思考,然后引入大气压强的概念 。接着,详细介绍了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如托里拆利实验,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数值大小和测量原理。教材内容编排由浅入深,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学生后续学习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等知识奠定基础。 2022新课标要求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并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学生对大气压强概念的理解,以及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生活中相关现象的能力。同时,通过探究大气压强的测量,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物理知识在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学习目标:能通过实验,了解大气压强2.能通过实例,说明大气压强与人类生活的关系3.具有亲近自然、探索自然的好奇心核心素养:物理观念:理解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掌握大气压强的概念,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其特点,了解标准大气压的数值和单位。科学思维:通过实验探究和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科学推理能力,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大气压强现象,如用大气压强解释钢笔吸墨水的原理。科学探究:经历探究大气压强存在和测量大气压强的全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分析论证和评估交流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有一定的观察和思考。在学习本课时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压强的基本概念和液体压强的相关知识,这为理解大气压强提供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但大气压强较为抽象,学生难以直观感受,且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训练。此外,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物理知识有较高的学习兴趣,这为开展项目式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 重点 1.能通过实验,了解大气压强2.能通过实例,说明大气压强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难点 能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相关应用 材料准备 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课本、水杯、硬纸板、清水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覆杯实验视频,请同学们观看视频,观察杯子装满水,盖上薄片,杯口向下,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托住纸片的神奇力量到底是何方神圣呢? 跟随教师的引导思路,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快速进入新课学习 通过视频+问题导入,将学生快速带入课堂状态,引发学习兴趣并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知识总结】大气层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厚厚的气体包围着坚实的大地,保护、养育着地球上的生命。这层厚厚的气体,人们通常称之为大气层。大气压强空气和液体一样,内部各个方向也都存在压强。这种压强称为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证明大气压的存在———马德堡半球实验1654 年 5 月 8 日,德国马德堡市市长、抽气泵的发明者奥托·格里克做了一个令人惊奇的实验。他将两个直径约为 36 cm 的铜质空心半球紧扣在一起,用抽气泵抽出球内空气,然后用 16 匹马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