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级———基础达标练] 1.最早提出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科学家是( ) A.贝克勒尔 B.居里夫人 C.卢瑟福 D.查德威克 解析:选C。由于卢瑟福通过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发现了质子,并从其他原子核中都打出了质子,卢瑟福认为质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并依据质子数与质量数不相等的情况预言了中子的存在,提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理论,故C正确。 2.关于γ射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是处于激发状态的原子核放射的 B.它是原子内层电子受到激发时产生的 C.它是一种不带电的光子流 D.它是波长极短的电磁波 解析:选B。γ射线是激发状态的原子核发出的波长极短的电磁波,是一种光子,故B错误。 3.据报道,月球上有大量的He存在,以下关于He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He的同分异构体 B.比He多一个中子 C.是He的同位素 D.比He少一个质子 解析:选C。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示的是质子数,左上角表示的是核子数,中子数等于质量数(核子数)减质子数。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核互称同位素。He是He的同位素,比He少一个中子,故C正确。 4.原子核能放出α、β、γ射线,关于原子核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中有质子、中子,还有α粒子 B.原子核中有质子、中子,还有β粒子 C.原子核中有质子、中子,还有γ粒子 D.原子核中只有质子和中子 解析:选D。在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中,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结合得较紧密,有时作为一个整体放出,这就是α粒子的来源,不能据此认为α粒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原子核里是没有电子的,但中子可以转化成质子,并向核外释放一个电子,这就是β粒子。原子核发出射线后处于高能级,再回到低能级时多余的能量以γ光子的形式辐射出来,形成γ射线,故原子核里也没有γ粒子,故D正确。 5.(多选)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了基本电荷的数值 B.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 C.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钋(Po)和镭(Ra)两种新元素 D.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部存在质子 解析:选AC。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验证了物体所带的电荷量都是某一值的整数倍,测出了基本电荷的数值,A正确;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明确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B错误;居里夫妇通过对含铀物质的研究发现了钋(Po)和镭(Ra),C正确;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原子的核式结构,D错误。 6.在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后,人们对放射线的性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α、β、γ射线的穿透本领不同。如图,这是这三种射线穿透能力的比较,图中射线①②③分别是( ) A.γ、β、α B.β、γ、α C.α、β、γ D.γ、α、β 解析:选C。α射线穿透能力最弱,不能穿透黑纸,故①为α射线;γ射线穿透能力最强,能穿透厚铝板和铅板,故③为γ射线;β射线穿透能力较强,能穿透黑纸,但不能穿透厚铝板,故②是β射线;故C正确。 7.如图所示,放射性元素镭释放出α、β、γ三种射线,分别进入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表示γ射线,③表示α射线 B.②表示β射线,③表示α射线 C.④表示α射线,⑤表示γ射线 D.⑤表示β射线,⑥表示α射线 解析:选C。由放射现象中α射线带正电、β射线带负电、γ射线不带电,结合在电场与磁场中的偏转可知②⑤是γ射线,③④是α射线,①⑥是β射线,C正确。 [B级———能力增分练] 8.(多选)静止在匀强磁场中的某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当它放出一个α粒子后,其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测得α粒子和反冲核的轨道半径之比为44∶1,如图所示,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