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04633

选择性必修3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课件(共31张PPT)

日期:2025-04-0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9次 大小:576593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选择性,必修,3课,古代,西亚,非洲
  • cover
(课件网) 选择性必修三 第二单元 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世界各主要区域文化,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认识 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对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东亚黄河和长江流域、西亚两河流域、南亚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北非尼罗河流域、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 一、古代西亚文化 类别 成就 地位和意义 文字 文学 建筑、艺术 法律 数学 ◆阅读教材15—16页,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 楔形文字 《吉尔伽美什》 王宫、泥偶雕像、壁画、“人首飞牛” 《汉谟拉比法典》 60进制 已知人类最早史诗 已知人类最早文字 现存第一部完整的成文法典 用于测量和计算等 一、古代西亚文化 古代西亚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位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推动这一文明成果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A.农业发展 B.洪水泛滥 C.军事扩张 D.历法计时需要 A “从苏美尔时代残留下来、在近代被发掘出来的楔形文字文献都是抄写在泥版上的。这些泥版中,大约90%是商业和行政记录,其余10%大致可以归入文学的范畴。” 1、楔形文字在字形、书写工具和方式、书写材料等方面有何特点?这种书写工具和材料的使用受到什么影响? (1)特点:构成文字的每一笔画前端呈三角形———即楔形,或横或竖,少见圆曲弯折;书写工具通常是用芦苇制成的,有时也用木材、骨棒或者其它制成;楔形文字主要用芦苇杆在黏土制成的泥板上压出一道道笔画。 (2)原因:这种书写材料主要受到两河流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两河流域木材稀少,连石头也很缺乏,但却有得天独厚的两河冲积 平原的泥土,故有大量的芦苇可供使用。 探究一:结合材料,探索地理环境与古代西亚 文化的关系 2、在左图找出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右侧表格中新月沃地的政权更迭有何特点?与左图地理位置有何内在联系?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大致相当于今天的伊拉克,也称新月沃地。其北部古称亚述,南部为巴比伦尼亚。巴比伦尼亚北部叫阿卡德,南部为苏美尔。加喜特人和波斯人居住在新月沃地东边的伊朗附近。 新月沃地处于欧亚非三大洲交界,交通要塞加上水源与平原环境的自然条件优势,容易引起争夺战争,遭受到外族入侵,使得出现统一政权的次数不多。 你所追求的人生,永远无法得到,因为上帝造人之际,就让死亡与人伴随。穿上新衣,沐浴首身去吧。凝望挽着你手的儿女,愉悦怀中娇妻。人应该关心的,唯有这些事。猖獗的洪水啊,没人能和它对抗。它使苍天动摇,大地颤抖,将成熟的庄稼淹没。 ———《吉尔伽美什》(苏美尔史诗) “暴躁的底格里斯河使两河人民无法和古埃及人民一样享受平静的生活,两河流经区域受干旱少雨副热带高压气候控制,河水无法定期泛滥,而且由于底格里斯河平时水位过低,汛期水位又过高,流速快,实难利用灌溉,所以聚落主要集中在幼发拉底河流域。” ———王婧:《两河文明与古埃及文明的比较研究》 3、结合材料,说明《吉尔伽美什》反映出两河流域居民怎样的生活态度?造成这种生活态度的因素有哪些?“史诗”对历史研究有什么价值? 态度:对生命和死亡的悲观和不安,重视现世生活。 因素:洪水不定期泛滥,战争频繁,外族入侵等。 价值:史诗等文学作品是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史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事实, 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但其属于二手史料,要和考古及其他史料相互印证。 “安努与恩利尔为人类福祉计,命令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汉谟拉比,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使我有如沙马什,昭临黔首,光耀大地。” “如果一个人伤了贵族的眼睛,还伤其眼。如果一个人折了贵族的手足,还折其手足。” “如果一个人盗窃了寺庙或商行的货物,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