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05231

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与人口的跨地域转移-教案

日期:2025-04-0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4次 大小:32074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7课,近代,殖民,活动,人口,地域
  • cover
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与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属于统编版历史教材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本单元从人口迁徙的角度认识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本单元共设三课,《古代为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三节课按时序排列,讲述了古代、近代及现代各历史阶段人口迁徙的主要动因和基本特征,以及不同历史阶段的人口所带来的不同类型的文化交融与认同问题。古代游牧民族的迁徙导致了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对亚欧大陆区域文化的形成和转型产生重大影响;近代殖民扩张过程中的人口迁徙改变了美洲和大洋洲的人口结构,造成了非洲人口的严重损失,驱动了亚洲劳工的大量迁移,这对原有的地域文化产生了极大冲击,并带来了这些地区的文化重构;现代社会的移民在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同时,也使得世界文化呈现出多元共存的局面。《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不仅承接前一课古代人口区域性迁徙,也为下一课讲解多元文化社会中的文化认同问题打下基础,能够更好地从整体上把握人口迁徙和文化交融与认同的历史演进趋势。 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的学生,学生对本课所涉及的部分史实已有相关知识储备,例如新航路开辟后对欧洲国家对美洲地区的殖民扩张与掠夺、三角贸易严重破坏非洲的社会发展、工业革命对原材料需求的增加等,这些内容在《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中已有简单介绍,学生对此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局限于碎片化、浅层次的史实性认知。本单元主题具有一定理论深度,对于“文化认同”等以往教学中未涉及的抽象概念学生可能难以把握,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有关史料,概括华工出国的历史背景,认清华工贸易的本质。(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2、能够根据所学内容,认识在近代殖民扩张背景下的人口转移和族群变化。(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3、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论述人口迁徙所带来的不同类型的文化交融与认同问题。(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近代以来殖民扩张导致的人口转移和族群的变化。 难点:人口和族群的变化最终引起了文化的冲突、交融和认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学内容】展示“墨西哥城三文化广场”照片,简单介绍三种文化,并引导学生思考三种不同的文化为什么会汇聚于此?我们要怎么理解广场上碑文的内涵?这跟什么历史现象直接相关?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情景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 【教学内容】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一子目的内容,并结合高一所学知识,完成表格,并阐述美洲人口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完成表格。 【学生活动】根据所学知识完成表格,并说明美洲人口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知识储备完成课堂任务,强化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结合地图、表格等内容分析族群变化对美洲的影响 【学生活动】结合教材内容思考北美及拉美地区族群变及文化发展的不同指出,并分析原因。 【设计意图】认识由于殖民国家的殖民政策不同,以及印第安人族群地理位置的差异,族群的变化也有不一样的表现。同时,族群的改变对美洲的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逐渐形成了新的文化认同,加强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能力。 【教学内容】 材料一: 来自欧洲和非洲的移民,同样为新大陆引进了各自的风俗习惯和艺术形式。欧洲各民族的服饰、食品、宗教与世俗的节庆娱乐、音乐、舞蹈、建筑,在新大陆触目可见。墨西哥斗牛起源于西班牙斗牛。拉美各国的音乐舞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