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07352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课件)

日期:2025-04-0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7次 大小:11532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 cover
(课件网) 第一单元 家乡的风俗 习作时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 习作要素 趣味导入 老舍先生写北京的春节,从腊八的粥和蒜写到元宵的花炮和灯,热闹又充满趣味。沈从文先生再现了熬煮腊八粥的过程,真是让人垂涎欲滴!藏戏的开山鼻祖唐东杰布和藏戏诞生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让人惊叹。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你的家乡有哪些风俗习惯?你参加过家乡的风俗活动吗?去了解并写一写你家乡的风俗吧,再与大家的习作共同编成一本风俗展示集,配上一些自己的绘画作品,多有趣啊! 习作目标 习作目标 习作思路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你的家乡有哪些风俗呢? 爱老师 有岁时节日类风俗。如与传统节日相关的春节扫尘、拜年,重阳登高、赏菊;与节令有关的酿米酒、做桂花糕、储藏秋菜等。 真真 人生礼俗类的风俗有小孩子周岁时抓周、盖新房子上梁、腊月杀年猪,祭祖、嫁娶上的风俗仪式就更多了。 聪聪 明明 竞技娱乐类的风俗有开春放风筝,秋末斗蟋蟀,初一、十五赶庙会,等等。 在介绍家乡的风俗时,可以以两种形式来写:介绍一种家乡的风俗,或写自己参加一次家乡风俗活动的经历。 我想介绍三月三这一天的风俗。我要介绍有关三月三的古代诗词及文献记载,介绍吃荠菜煮鸡蛋、抛绣球等有趣的风俗活动,以及这些习俗对于当地人的价值和意义。 爱老师 聪聪 是的,可以从风俗由来、风俗内容或活动形式、背后的文化内涵等方面来介绍一种家乡的风俗。如果将这些内容画成思维导图,写作思路就更清晰了。 爱老师 我想写自己参加学校举办的端午画彩蛋、撞鸡蛋风俗活动的经历。我可以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具体过程;活动中我和同学们既新奇又兴奋,这些活动感受我一定要写进习作中;我尤其要写好操场上撞鸡蛋的热烈场面,其中我和同桌撞鸡蛋的精彩时刻更要细致描写;“对于这样的风俗活动我要大加赞扬”,这样的想法我也要写进习作中。 明明 写自己参加家乡风俗活动经历的同学,可以像明明这样,回忆参加这次活动的时间、地点、人员、具体过程,按一定顺序记叙自己参与活动的经历,把活动现场的情况写清楚,还要写出自身感受或对这次活动某一方面的看法。 爱老师 听完了大家的讨论,我想写_____,打算从_____、_____、_____这些方面去写,其中要重点写_____。 元宵节当天的活动 过元宵节时自己的感受 元宵节当天的活动 过元宵节的经历 元宵节的来历 习 作 框 架 名篇引路 童年的春节 冰心 我十一岁那年,回到故乡福建福州,那里过年又热闹多了。 从腊月廿三日起,大家就忙着扫房,擦洗门窗和铜锡器具,准备糟和腌的鸡、鸭、鱼、肉。 新年里,我们各人从自己的“姥姥家”得到许多好东西。首先是灶糖、灶饼,那是一盒一盒的糖和点心。据说是祭灶王爷用的,糖和点心都很甜也很黏,为的是把灶王的嘴糊上,使得他上天不能汇报这家人的坏话!【介绍民俗】介绍灶糖的寓意,最能展现民俗特征。 最好的东西,还是灯笼,福州方言,“灯”和“丁”同音,因此送灯的数目,总比孩子的数目多一盏,是添丁的意思。【介绍民俗】以添灯寓“添丁”,传统节日中,总有些值得介绍的民俗寓意。那时我的弟弟们还小,不会和我抢,多的那一盏总是给我。这些灯:有纸的,有纱的,还有玻璃的……于是我屋墙上挂的是“走马灯”,上面的人物是“三英战吕布”,手里提的是两眼会活动的金鱼灯,另一只手就拉着一盏脚下有轮子的“白兔灯”。【详写】从灯的寓意和灯的材质、样式等几方面详写自己的花灯。 同时我家所在的南后街,本是个灯市,这一条街上大多是灯铺。我家门口的“万兴桶石店”,平时除了卖各种红漆金边的伴嫁用的大小桶子之外,就兼卖各种的灯。那就不是孩子们举着玩的灯笼了,而是上面画着精细的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