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13471

选择性必修3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课件(共33张PPT)

日期:2025-04-0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0次 大小:185000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选择性,PPT,33张,课件,文化,美洲
  • cover
(课件网) 预习反馈 1.梳理本课重点知识 领域 美洲印第安文化 古代朝鲜与日本文化 古代印度文化 文字 印章文化、梵文、巴利文 朝鲜:《三国史记》《高丽史》; 日本:《万叶集》《源氏物语》 玛雅:象形文字; 印加:结绳记事; 阿兹特克:图画文字 文学与 史学 《梨俱吠陀》《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 朝鲜:受汉字影响创制朝鲜文; 日本:借汉字楷体笔画和草体创制片假名和平假名 建筑艺术 佛塔、石柱、 石窟 日本:法隆寺 玛雅:羽蛇神金字塔 宗教与 思想 婆罗门教、佛教、印度教 朝鲜:佛教、道教、儒学;日本:神道、佛教、武士道;制度、儒学 玛雅:创造之神伊查姆·纳; 阿兹特克和印加:太阳神 科学技术 发明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 朝鲜:建造瞻星台观测天象 历法:印加太阳历和太阴历; 数学:玛雅“零”概念、20进制; 医学:印加人麻醉剂、人体解剖 手工艺:阿兹特克铜器、陶器、石雕等 2.请同学们依据预习所得,试着分辨下列的文字来自那些地区或国家? 梵文,意为印度 巴利文,意为水牛 朝鲜文,意为朝鲜 日文(平假名) 玛雅文,左为兔子,右为强壮 预习反馈 印章文字 1.理清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成就;(重点) 2.理解文化的多样性、互鉴性与共通性。(难点)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选必三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呈现目标: 学习聚焦:古代印度文化丰富多彩,对东南亚产生了重要影响。 壹 古代印度文化 (一)地域:今天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等广大地区 印度历史简表 达罗毗荼人哈拉帕文化 (前2300-前1750) 雅利安人 吠陀时代(前1500-前600) 列国时代(前600-前400) 孔雀王朝(前324-前187)第一个统一奴隶制帝国———佛教兴盛 外族入侵及贵霜帝国等(前200-200) 笈多王朝(320-540)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印度教逐渐成为主要宗教。 分裂时期(541-1205) 德里苏丹国(1206-1526)伊斯兰教 莫卧儿帝国(1526-1857) 英国殖民地(1858—1947); 1947独立 一、梵天佛地:古代印度文化 古代印度并不是一个国家的名称,而是一个地理概念 思考:依据印度历史简表分析,印度文化的特点。 多种族、 多宗教、 多语言并存 重点:理清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成就 类别 成就 宗教 婆罗门教 佛教 印度教 文学 艺术 数学 文字 《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 四《吠陀》 佛塔、石柱和石窟是佛教艺术的代表(艺术多与宗教相关) 发明了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 印章文字、梵文、巴利文 在国家的形成过程中,印度出现了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 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印度社会矛盾尖锐,人们对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不满,佛教产生了。佛教提倡众生平等、忍耐顺从,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4世纪时,在古代婆罗门教基础上,印度教开始兴起,逐渐发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 (二)主要成就: 一、梵天佛地:古代印度文化 重点:理清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成就 学习任务一:阅读教材,梳理印度文化的成就。 1、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 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南下逐渐建立起一系列国家。在这些国家的形成过程中,印度出现了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 (1)特点: ①贵贱分明; ②职业世袭; ③法律、宗教地位不平等; ④种姓内部通婚。 (2)理论和宗教基础:婆罗门教 婆罗门教的说教,为种姓制度提供了理论和宗教基础。 生而不平等 一、梵天佛地:古代印度文化 (二)主要成就: 重点:理清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成就 2、佛教 (1)时间: (2)背景: (3)主张: 公元前6世纪。 印度社会矛盾尖锐,人们对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不满。 “众生平等”和忍耐顺从。 冲击了种姓制度,有利于社会稳定;也消磨了反抗意识。 社会等级 宗教主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