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16095

12 词四首 江城子·密州出猎课件(共22张PPT)

日期:2025-05-1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4次 大小:38820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四首,江城,密州,出猎,课件,22张
  • cover
(课件网)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苏轼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诗、词、文、书、画均卓然大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词学上,为北宋词坛豪放派主要作家之一。文学史上苏轼和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苏轼是豪放词派的创始人,但细数《东坡乐府》,340多首传世之作中,真正称得上“豪放”的也不过十分之一.实际上,苏轼是豪放婉约两擅长的大家。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书法与黄庭坚、米芾(fú)、蔡襄并称“四大家”。 苏轼深受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历来勤政爱民,每至一处,都颇有政绩,为百姓所拥戴。 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苏轼任密州知州。当年春夏,密州天旱,旱灾蝗灾相继发生。苏轼曾到位于东武(今山东诸诚)西南二十里的常山祈雨,后果然得雨,他再往常山祭谢,并开云泉、建云泉亭。同年十月,常山之庙整修一新,苏轼再往祭谢,归途中与同僚会猎于铁沟。苏轼写下了一系列作品,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最为人们称道。 背景介绍 《江城子 密州出猎》是苏轼豪放词的开山之作,“狂”字贯穿全篇,在词中既有外在表现也有内在心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虽然遭到贬谪却依然保持一种达观态度,有着一腔报国热情的英雄形象,整首词纵情豪迈,洋溢着词人的豪情壮志和爱国情怀。读来铿锵有力,威武豪迈。这首词风格豪放,对当时流行的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词风有较大突破,独成一家。 背景介绍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北宋) 概括上下阕的主要内容。 上阕写景:描写密州出猎的宏大壮观场面。 下阕言志:抒发词人渴望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赏析 1、上阕描绘的是怎样的内容? 你知道词中哪个字写出了他当时的心情吗? 描绘出猎时的盛大场面。 “狂”字是总起,且贯穿全篇,上片写出猎神情举止之“狂”,下片由实而虚写由打猎激发的壮志豪情。 上阕写出猎的盛况,表现了他英武的身姿;进而又将自己与孙权相比,表达了词人非凡的气概。同时也为下阕抒情作了铺垫。 2、上阕描绘这样盛大的出猎,目的是什么? 3、下阕哪个词集中抒发了他的情怀? 开张———豪壮 4、表现在哪些诗句上?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这首词运用了哪些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使用典故有什么好处 ? “亲射虎,看孙郎”: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天狼”喻指辽和西夏,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词人以孙权自比,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弯弓马前射虎。表现了作者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 “遣冯唐”作者以魏尚自喻,表明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好处:使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上阕着力描写出猎的阵势,豪兴勃发,气势恢宏。“狂”字是核心,虽是聊发,却缘自真实,奠定了全词的基调。苏轼外任或谪居时期常常以“疏狂”、“狂”、“老狂”自况。 他写这首词时三十八岁,却自称"老夫",此中意味,需要特别体会。 “为报”句写出太守与人民的亲切关系和颇为自负的豪情。 下阕抒写为国效力的愿望。从熙宁三年到七年,辽和西夏数次南侵,北宋朝廷割地赔银,丧权辱国,令许多尚气节之士义愤难平。故苏轼借出猎的豪兴,将深隐心中的夙愿和盘托出,其“狂”字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