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16098

九年级下12 词四首 满江红课件(共28张PPT)

日期:2025-04-2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92369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九年级,四首,满江红,课件,28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新课导入 你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了不起的女性呢? 武则天———千古第一女皇帝,文韬武略 花木兰———替父从军,忠孝两全,有勇有谋 李清照———千古第一才女 文成公主———最伟大的女外交家 新课导入 两千多年的封建时代为何了不起的女性屈指可数? 封建制度对女性的奴役和压迫 男尊女卑 三从四德 无才便是德 封建制度对女性如此奴役,为何仍有女性名垂青史? 不可屈服的灵魂,向死而生的美好追求 满江红·小住京华 秋瑾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及写作背景。 2、 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 3、 领会词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感。 作者简介 秋瑾,原名秋闺瑾,字璿(xuán)卿,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市),出生于福建厦门。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喜男装。生于一个封建家庭,幼怀大志,性格豪放,酷爱诗文和骑马击剑,能文能武,敢说敢为。 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2岁。 整体感知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满江红 秋瑾 疏通文意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我在京城小住,转眼间又到了中秋佳节。因为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所以满目金黄,秋天的景色仿佛擦拭过一般明净。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结婚八年以来,只是思恋自己的故乡浙江。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想想平日,我真诚的心,为别人而屡屡激动。那些凡夫俗子,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走投无路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在这莽莽人世,哪里才能寻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概括内容。 具体感知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点明了什么? 写作时间和地点 京、中秋 小住 表明词人暂居于此 早又是 隐隐透露出时光匆匆、岁月流逝的感慨 写作背景 1903年春,王廷均用钱捐得户部主事官职,秋瑾随夫入京。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夫无心国事。 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出面调解,而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天高气爽,篱笆下菊花盛开,一地金黄;秋风拂来,暗香盈袖,秋天的容颜就像擦拭过一般明净。 用典。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 出自陶渊明诗《饮酒》”采菊东篱下“ 出自李清照词《醉花阴》”人比黄花瘦“ 在内容上,表现中秋景色的清秀明丽,用典含情,把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表达喜悦之情的内容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中表达冷落之感的句子杂用在一起,表达了词人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既有冲破羁绊的喜悦,也有佳节独寓客栈、青春蹉跎的失落感和幽怨之情。 明丽的秋景不能抹去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