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19078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 课件(共22张PPT)

日期:2025-05-1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4次 大小:228456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统编,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
  • cover
(课件网) 第 六 单 元 祖国,我爱你。 我爱你每一寸土地, 我爱你壮美的山河。 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来写。 部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17、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李白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国的风光美不胜收,你能给同学们推荐一个美景, 并说出诗句吗?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学习目标 1 知诗人———李白 2 理解诗题和诗意 3 感悟诗人李白对山河的感情 4 背诵诗歌,并默写 今天让我们跟随诗人李白一起去看看天门山的美景! 了解诗人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青莲镇),一说山东人, 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 理解诗题 望天门山 天门山:今安徽东梁山与西梁山的合称。东梁山在今芜湖市,西梁山在今马鞍山市,两山隔江相对,像天然的门户。 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题的意思。 初读古诗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划分节奏线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理解词意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结合注释来说说画圈词语的意思。 中断 从中间断开。 回 回旋、回转。突出了山势险峻和水流湍急。 出 出现、突出。 诗意:天门山从中间断开是楚江把它冲开的,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里回旋澎湃。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开:冲开。 至此回:指江水流到这里回旋澎湃。 天门中断楚江开, “中断”和“开”两词形象地写出了天门山的雄伟和长江水的奔腾不息。 理解诗意 天门中断楚江开 注释:(中断)从中间断开。 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 碧水东流至此回。 “回”这个字,把江水翻滚回旋、变化无穷的状态全表现出来了,借水势衬托出了山的奇险。 理解诗意 碧水东流至此回 注释:(回)回旋、回转。突出 了山势险峻和水流湍急。 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耸出来。 出 两岸青山相对出, 这里的“出”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有了动态美,不但逼真地表现了舟行途中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蕴含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孤帆一片日边来。 一个“来”字使画面顿显活跃,在浩瀚茫茫的长江之上,一叶小舟正乘风破浪向天门山驶来。“来”字既给画面增添了动感,也蕴含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理解诗意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天门中断 楚江开 碧水东流 至此回 望 天 门 山 长江 灵秀浩荡 山险水涌 山水相映 青山 相对出 孤帆 日边来 山出帆来 以动写静 孤帆 乘风破浪 《望天门山》写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主题感悟 背诵诗歌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下课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