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19097

【核心素养】3.1 空气与氧气(第4课时)分层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5-04-04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4次 大小:69490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核心,素养,空气,氧气,4课时,分层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3.1 空气与氧气(第4课时) 分层练习 科学观念: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装置的装配、连接方法和气密性检查;初步学会实验室制氧气的方法和排水法收集气体,初步学会粉末状固体试剂的使用方法。 科学思维:通过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讨论,理解根据不同反应原理选择发生装置。 探究实践:通过分组实验,掌握粉末状试剂的使用、气密性检查、排水法收集等操作规范。 态度责任: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规范的操作意识。 01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1.下列发生装置中,可用于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是(  ) A. B. C. D.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过程大致可分下述七个操作步骤: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③连接实验装置;④将药品装入试管中,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并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用排水取气法收集;⑥熄灭酒精灯;⑦将导气管移出水面。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②③④①⑤⑥⑦ B.②③④①⑤⑦⑥ C.③②④①⑤⑦⑥ D.③②①④⑦⑤⑥ 3.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时.应在试管口塞一小团棉花,其作用是(  ) A.防止试管破裂 B.防止水被吸入试管 C.防止氧气产生太快无法收集 D.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4.学习和运用化学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方法,离不开实验活动。某同学在进行“基础实验1———氧气的制取和性质”时,选择适当仪器组装成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如果要调整试管高度,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只调节旋钮A B.只调节旋钮B C.只调节旋钮C D.调节旋钮A、B、C 5.实验室制取氧气,若采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可以按如图所示的各步操作进行实验: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①所示实验操作中,要使集气瓶内充满水而不留有气泡,应该如何操作? 。 (2)图④所示实验操作中,当集气瓶内即将充满氧气时,要使集气瓶内充有尽可能多的氧气,应该如何操作? 。 (3)图⑤中,应该选用 (a或b)方式放置已充满氧气的集气瓶。 02 验证氧气的性质 6.如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的铁丝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 ;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在集气瓶底部铺一层细沙或盛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 (2)如图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把红热的木炭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时,应该由瓶口向下 。(选填“缓慢”或“快速”)插入。待集气瓶冷却后,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澄清石灰水 。 7.对下列实验中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  ) 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用于引燃的火柴过长)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铁丝没有燃烧(氧气的含量太低) C.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不纯(集气瓶中未装满水) 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红磷量不足) 1.认识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和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选择正确装置并进行安全、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障,实验室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下列装置或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2.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收集氧气 C.氧气验满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臭氧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臭氧所具备的物理性质应是(  ) A.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B.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C.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D.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氧气时,试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