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3.1 空气与氧气(第3课时) 分层练习 科学观念:通过制取氧气,学会用双氧气制取氧气的方法,通过反应化学表达式的比较和归纳,能够区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能说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科学思维:在设计方案检查装置气密性环节,能用语言、文字、图标等方式进行表述方案和结构,能注意与预想结果不一致的现象,能利用大气压原理尝试作出合理的解释;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时,能够从多种信息中选择有用信息,能从操作安全性、简便性对检查气密性方案进行评价。 探究实践:会用双氧水制取氧气,会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并能迁移到用高锰酸钾等原料制取氧气。 态度责任:注重证据,能依据客观事实和来源可靠的数据提出自己的见解,听取与分析不同的意见,修正自己的观点,质疑没有充分证据的结论或解释。 01 氧气的制取 1.下图是利用双氧水制氧气的实验装置,连接正确的一组是( )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答案】D 【分析】①适用于-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②适用于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③适于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收集装置④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成分反应的气体收集装置。 【详解】实验室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氧气时,反应物的状态是固态和液态,反应条件是常温,应选固-液不加热型的发生装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故选D。 2.下列是一些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详解】A、该装置,推动注射器活塞,无论装置气密性良好,导管口均有气泡冒出,不符合题意; B、关闭弹簧夹,向长颈漏斗中注水至形成一段水柱,一段时间后,液面不下降,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C、该装置通过长颈漏斗和外界相通,无法用图中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不符合题意; D、该装置通过左边导管和外界相通,无法用图中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下列装置中,最适合用来收集氧气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详解】A、氧气密度大于空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导管应插入集气瓶底,故选项错误; B、用该选项装置收集氧气,从长导管端通入气体,气体会从短导管出逸出,收集不到氧气,故选项错误; C、用该选项装置收集氧气,从短导管端通入气体,因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会沉至瓶底,直接从长导管出逸出,收集不到氧气,故选项错误; D、用该选项装置收集氧气,短导管端通入气体,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氧气从下到上充满万用瓶,瓶内空气从长导管出排出,可以收集,故选项正确。 故选D。 4.图是有关氧气的收集、检验及验满的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收集 B.收集 C.检验 D.验满 【答案】A 【详解】A、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时导管应该尽量接近集气瓶底部,这样能使收集的氧气更纯净,故图示操作正确; B、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而不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图示操作不正确; C、氧气具有助燃性,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故图示操作不正确; D、氧气具有助燃性,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收集满,故图示操作不正确。 故选A。 5.氢气是一种绿色能源,科学家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再用激光使水分解得到氢气,此技术使海水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iO2在反应中作催化剂 B.TiO2在反应中质量会减少 C.水分解不产生污染物 D.该技术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氢能 【答案】B 【详解】A、反应前后二氧化钛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TiO2在反应中作催化剂;故选项正确,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