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20474

1.2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

日期:2025-04-05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59次 大小:3211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学年,必修,选择性,地理,高中,2019
  • cover
1.2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视频、图文等材料,引导学生理解区域的整体性、差异性和关联性特征。 2.通过生活实例及相关图文材料,引导学生学会比较区域差异的方法。 3.通过典型区域的图文材料,学会分析不同区域的地理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区域发展。 【学习重难点】 重点:结合实例,利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性的知识,从区域认知的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在自然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异同,并运用综合思维分析不同区域的区域特征。 难点:运用图表资料,分析说明我国的区域差异,提高地理实践力。 【预习新知】 知识一 区域整体性 1.区域要素的概念 (1)自然要素:地质、 、气候、 、生物、土壤等。 (2)人文要素:包括 、 、经济等。 2.区域内各类要素是 的。 (1)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从自然界获取物质和能量,与自然界发生 联系 (2)区域的文化通过制度、 、 等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影响自然界。 3. 区域要素与区域整体性的关系 区域内各类要素的相互作用、 ,使得区域具有 ,进而影响区域的 。 知识一 区域整体性 1.地貌 水文 人口 文化 2.相互影响 直接 习俗 社会组织 间接 3.相互制约 整体性 发展 知识点二 区域差异与区域关联性 1. 区域差异是普遍存在的: 不同的区域都有或多或少的差异,这些差异包括 差异, 差异、 差异, 差异等。 2. 区域差异是区域关联的基础 区域在发展过程中都会直接或间接的与其他区域发生关联,区域关联主要是通过 和 的区域间流动实现的。 3.区域差异促使区域关联 区域间流动的要素种类及其方向、强度的变化,可以改变区域 和 ,进而影响区域的 知识点二 区域差异与区域关联性 1.地理位置 自然条件 经济发展水平 文化习俗 2.自然要素 人文要素 3.生产 生活方式 发展方向 知识点三 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 1.因地制宜发展的原因: 和 以及 2.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方法:整体性和 。 3.比较松嫩平原与长江三角洲的差异 相同点 不同点 地理位置 气候条件 耕地条件 矿产资源 发展方向 长江三角洲 均属于平原地区,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 位于北纬30°-33°,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入海口 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河网密布,湖泊众多,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口稠密,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矿产资源稀缺,需要从外部输入。 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又是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对外联系方便,依托当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又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松嫩平原 大致位于北纬44°-48°,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但大陆性较强。东部有山脉的阻挡,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 耕地多以旱地为主,集中连片;人口密度相对较低,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石油、煤、铁矿等矿产资源丰富。 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邻近地区的煤铁资源发展重工业。 知识点三 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 1.人类活动 发展变化 因地制宜 2.关联性 【巩固训练】 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总量相适应。有人根据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估算出2010年、2020年和2030年上海常住人口容量(见下表)。随着上海城镇化进程的加速,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已达2301.91万人,超过估算的人口容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 2010年 2020年 2030年 水资源限制的人口容量/万人 1535.95 1705.68 1894.17 经济发展限制的人口容量/万人 1460.99 1543.03 1596.84 综合常住人口容量/万人 1788.5~1870 1841.5~1935 1894.5~2000 【小题1】下列关于上海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010年上海实际常住人口超过估算量,说明这种估算没有意义 B.实际常住人口与估算值有出入,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