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20872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课件(共21张PPT)

日期:2025-04-0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9738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5课,工业革命,工厂,制度,课件,21张
  • cover
(课件网)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课标要求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认识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等对人类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影响; 理解生产方式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认识近代以来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的出现。 充分认识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一、工业革命对生产方式的影响 二、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本课内容】 (一)背景:工业革命前,英国手工工场从分散向集中发展,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产专业化。 (二)生产力发展:机器大生产 18世纪60年代以来,以改良蒸汽机为代表的一系列技术革命,引发了从手工劳动到机器大生产的巨大变革。 一、工业革命对生产方式的影响 机器大生产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1.劳作方式和生产关系深刻变化 2.工厂出现,生产专门化,彻底改变手工作坊零碎分散的生产状态 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的生产力使企业家们能够将其利润再投资于新设备的购置,进一步扩大了经济中的生产能力。如此连续不断,自我支持性的经济增长就逐渐被视为新的工业经济的一个根本特性。 ———【美】杰克逊·J·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第四版)(下)》 (三)劳作方式变化:形成工厂制度 工厂:独立于家庭生产之外的,将生产资料和工人集中在一起,通过使用机器进行大规模生产的场所。 工厂制度: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建立在细致的劳动分工和使用机器的基础之上,是大规模集中生产的生产组织。 材料1:阿克莱特在自己的纺织工厂里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独创的管理制度……当他一经发现无能、怠工等情况时,就要毫不留情地加以严肃处理。 为确保工厂机器的正常运转 、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利润的最大增长,各个工厂都制定了严格的纪律,具体地说就是制定规章制度 ,实行强制性劳动工厂主将工人每天十几个小时地固定在某一处,随着机器的节奏不停地做着机械运动 ,以保证最大限度地使用机器。 ———宋严萍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管理及特点探究》 材料2: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致力于降低汽车的成本,实行流水线作业,使得原来需要花费12小时38分钟组装汽车底盘的时间缩短至1小时3分钟。他于1908年推出第一辆农民买得起的“平民汽车”。流水线的使用引发了一场生产方式的革命。 根据以下材料并结合课本内容,分析工厂制度有何特点? 工厂制度的特点: 1.时间:倒班制(保证机器昼夜运行) 2.纪律:规章制度严格(强化纪律意识) 3.生产:生产流水线广泛应用 (协同劳作、工厂主监管,保证生产效率) 4.原料:工厂统一供应、合理调配 5.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商品化程度较高 结合课本内容思考,工厂制度带来哪些影响? (2)带来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催生近代企业管理制度。 (3)工厂分工明确、管理科学,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挖掘工人劳动潜质,产生更大经济效益。 (5)妇女走出家庭加入社会生产,社会地位提高。 (1)加速了工业化进程,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4)随着工厂数量和规模的扩大能够进一步促进城市化的发展。 (四)工厂制度引进中国 1、背景: (1)鸦片战争后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加深,先进中国人探索救国之路。 (2)西方工业文明传入中国。 2、概况: (1)洋务运动:洋务派创办一批近代企业,开启中国近代化。 (2)民族工业:张謇、范旭东等一批民族资本家主张实业救国,兴办工厂,19世纪末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天津永利碱厂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一)城市化发展:促进了城市化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 1.存在问题: 城市人口猛增,城市规划建设滞后, 工人生活环境恶劣。 2.解决措施: 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